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中央和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明显升温。而近日有消息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已上报,预计在全国“两会”后出台。从上述消息来看,新的一轮国企改革正在渐行渐近。
反观汽车行业,在整车企业中以国有控股居多,包括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江淮等汽车集团。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内国有企业占国内汽车销量的份额超过75%,占行业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80%,占行业利润的比例则接近90%。如此看来,国企改革势必对汽车行业产生影响。
据悉,本轮国企改革将在产权制度、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等多层面并进,影响深远。相比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改革步伐,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动作要大得多。据了解,包括上海、重庆、北京、深圳、武汉、云南等多地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快国资证券化的目标,鼓励整体上市。多个地方政府有望在今年一季度末出台国资改革的路线图及时间表。而地方政府的步伐,将直接影响到当地直接影响到上汽集团、江淮汽车等当地汽车企业,并成为国企改革中的先行者。
据了解,在即将于两会后出台的国企改革整体方案中,监管部门按照功能将现有国企划分为四类:而汽车属于第二类纯市场类企业,主要目的是盈利。综合多方信息来看,目前汽车行业的国企改革主要有四个方向:优化股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建立股权激励机制;引进资产注入以及整体上市。
以江淮汽车为例,在此次国企改革中除了优化管理、调整业务结构外,江淮汽车管理层持股也是安徽省国企改革的一个方面,并在2013年年底进行了引入外部投资者、优化内部股权结构的相关工作。新的股权结构为:安徽省国资委占70.37%,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占25%,合肥实勤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占4.63%。而上汽集团则表示,早在2011年已实现整体上市,国企改革并非刚刚开始。在去年三季度上汽集团曾公告,对员工实施中长期激励,对公司管理层、关键骨干和对公司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员工资金投资与公司相关的股票和债券等。总体而言,多数国有控股的汽车企业仍处在观望阶段。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改革细则尚未出台,企业对于改革前景并不够明朗,这也是多数汽车企业采取观望态度的原因。
但是随着相关政策、细则的出台,企业的改革步伐始终都要迈出。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此次国企改革的精神,提高治理水平、强化盈利能力,甚至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等都可能是未来汽车行业相关国企的考核内容,这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再加上此次国企改革在汽车行业内涉及范围较广,有预计称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江淮等汽车集团均有可能参与本轮国企改革。在此基础上,我们或许可以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在近期或将面临一个调整的机会。如果此次国企改革有效促进了相关企业能力提高,或许能够从整体上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