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商用车企对外投资建厂基本可以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和当地的合作伙伴合作(多为汽车生产企业或者经销商),由合作伙伴主导工厂建设、未来工厂管理、产品销售等工作,而中方企业则主要是给予合作伙伴一些技术支持、车型授权生产,以及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第二种方式是参股国外的生产工厂,并且参股比例较大,对工厂具有一定的把控权。第三种模式则是在海外独资建厂。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一季度已有4家商用车企确定或宣布将在海外建新工厂。福田汽车将和巴西南部的南里奥格兰德州政府合作,建设产能为每月2.1万辆的本地工厂,预计生产两款商用车,包括一款轻卡和一款微面,计划在7年内占领巴西市场的5%并成为出口平台。一汽解放获得一汽集团与中非发展基金合作投资,在南非建设生产基地。该基地计划分两期投资,一期计划投资金额7996万美元,包括:重组一汽南非公司,建设一汽库哈组装工厂,建设约堡4s销售旗舰店和备件库,建设备件集散中心。二期计划投资3万辆经济型轿车项目,目前处于产品试销和建厂调研阶段。长城汽车也将在巴西建厂,合作方为拉丁美洲汽车集团,投资近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费用中还囊括巴西当地经销商网络的建设。新工厂初期产能为5万辆,后期有望实现倍增至10万辆。上汽集团与泰国正大集团签署协议,由双方合资组建的大通汽车(泰国)有限公司MaxusMotor(Thailand)Co.,Ltd.。商用车企加快海外建厂的步伐,除了自身战略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海外市场政策倒逼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部分国家贸易壁垒措施影响了中国汽车的出口,如巴西的特别工业税、俄罗斯的报废税等都影响了中国汽车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