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汽协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汽车市产销分别完成589.17万辆和592.23万辆,比上年同期均增长9.2%
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6和4个百分点。其中,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17万辆和216.91万辆,双双创历史新高。
虽然2014年一季度汽车市场的增速有所下滑,但是能够在高基数水平下实现接近10%的增幅并非易事,而且3月的单月销量再度刷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记录。从整体来看,2014年汽车市场有一个不错的开头。
分车型来看,乘用车市场和整体市场保持同步。数据显示,一季度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79.87万辆和486.9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5%和10.1%。SUV和MPV增长明显,均超过30%,是乘用车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轿车产销增速较低,在5%以下;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降幅均超过20%。
值得注意的是,SUV和MPV的高增速已持续了不短的时间,对轿车市场的威胁日渐明显。在大中城市汽车消费升级、自驾游兴起、2胎政策放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SUV、MPV细分市场在国内车市所占的份额,或将进一步提升。而在上述细分市场中,也将会涌现更多的车型和竞争对手。
相比较而言,商用车市场在2014年一季度的表现更为显眼。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5.34万辆和45.90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9%和2.1%,本月产销量为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一季度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09.29万辆和105.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8%和5.1%。
分车企来看,2014年一季度乘用车市场上自主品牌处境依旧堪忧。一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88.53万辆,同比下降1.46%,市场份额不足四成,仅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72%,占有率继2013年全年市场份额下降1.57%后,较上年同期再下降4.54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基本型乘用车(即轿车)销量前十位排名中,已不见自主品牌的身影,销量最好的长安逸动月均销量仅一万出头。在SUV车型中,除了长城哈弗一枝独秀外,SUV销量前十名仍被合资品牌统治。在MPV市场上,虽然自主品牌车型占据了销量榜前几名,但是缺乏和五菱宏光类似的产品,并且在高端商务车方面处于空白。
除了自主品牌表现不佳外,合资品牌中日系车的市场份额也在下滑。数据显示,一季度,日系品牌市场份额仅为14.16%,与2013年的16.35%相比,下降2.19个百分点。而同期德系品牌占有率上升到21.55%。虽然政治事件的影响对日系车销量起到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影响在逐渐淡化。导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还是车型较少、更新换代慢等因素。不过随着2014年北京国际车展的召开,日系车企或许会在车展期间带来新车型或公布在华新的发展策略,未来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除了产销量有显著的表现外,2014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还有进口车和新能源车两个亮点。数据显示,1-2月汽车累计进口19.7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0.3%。有分析指出,2014年一季度进口车处于“结构性调整”时期,需求呈现短期性增长、库存暂时走出高位、价格优惠幅度依然较大、竞争激烈态势加剧。从上述判断来看,进口车市场的增幅或将不会延续到下一个季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据中汽协会不完全统计,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6651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402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2627辆。销售新能源汽车6853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409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2758辆。产销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快增长。可以看到,受201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频传利好政策的刺激,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整体市场格局还是很小。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有赖配套设施的建设、优质的产品和政府补贴。
一般而言,一季度的产销量是全年最高的季度,因此一季度市场的走势可以大体勾勒出2014年全年汽车市场的格局。在宏观政治经济形势不会发生逆转的前提下,预计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将维持类似一季度的市场走势,全年增速在5%-1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