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轻量化技术助推汽车产业变革
发布时间:2014-04-22 15:30:11

  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慢慢被大家接受,虽然我国早在“十五”期间就确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三纵三横”的战略,并将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未来发展方向,但由于政策补贴对纯电动车的倾斜,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研发中,纯电动依然占据主流。

   因此,纯电动也成为国内车企的主推新能源路线。目前已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中,以上汽荣威E50、北汽E150、比亚迪E6、江淮IEV4以及奇瑞M1为代表的纯电动车依然占多数。

  资料显示,纯电动汽车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三种,锰酸铁锂、磷酸铁锂以及镍钴铝三元材料。目前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包括比亚迪E6、上汽荣威E50、江淮IEV4和奇瑞M1等多数采用磷酸铁锂,只有北汽E150采用的是三元材料。三元材料电池与磷酸铁锂相比稳定性和安全性上有一定差距,但作为一款应用于笔记本、电动工具等领域的成熟产品,镍钴铝三元电池工艺成熟,能量密度高的特性使其可以给电动汽车提供充沛的动力。

  目前备受关注的特斯拉电动车采用的也是三元材料电池。除此之外,将在今年底推出的江淮和悦iEV5也将用三元材料代替原有的磷酸铁锂电池。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上述企业的做法从根本上看是为了进一步降低电池的使用成本。在目前电池能量密度无法实现大突破的背景下,要增加“续航里程”,车企必须为车辆提供更多的电池组,在增加其成本的同时,车身重量也会增加。而利用三元材料,可以在“里程”和“成本”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但由此而来的安全性问题,或许又会成为困扰车企的又一大难题。

   就此问题,车企应该寻求“曲线”模式来解决上述矛盾。比如要提升续航里程,不应该只着眼于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还可以采取车身轻量化和内部功能集成等多种技术手段。

   未来轻量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进一步提升纯电动汽车的性能,还有利于传统燃油车经济型的提升。鉴于此,上汽集团早在2010年就开始联手宝钢,研发车用钢轻量化技术。而在去年10月,上汽发布的未来技术的主要路线中,整车集成与轻量化再度成为其未来发力的关键点。

  在豪华车企中,轻量化技术也被广泛应用。近日,通用汽车宣布,全球首台“镁合金专用立式挤压铸造机”现已安装调试完毕,并且成功完成了首批工艺验证零部件的试制工作,这标志着通用汽车在汽车轻量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未来的汽车零部件不仅在材料上可以由高性能的镁合金来代替更多的铝合金,实现材料轻量化的质变,更有望在工艺上用铸造零件取代部分高成本的锻造零件。

  作为现行常用汽车材料铝合金的替代品,镁合金堪称目前最轻的工程金属材料,比同等体积的铝合金质量减少约30%。根据常规统计,车辆重量每减轻150公斤,其油耗将对应下降7%左右。

  除上面通用汽车的轻量化技术外,小编为您归纳总结了其余几家豪华车企在轻量化上的相关技术,这些车企分别也拥有着属于自己的门派风格,但最终都是达到一个目的——节能、省油。

  总结:现如今车企之间较量的不仅仅是车型的多元化、发动机的小排量化等,未来轻量化技术的应用也不只是提升纯电动汽车的性能,还应更有利于传统燃油车经济型的提升。道理很简单,哪家车企把新车型的车重控制的最轻且非常安全,燃油经济性自然而然就会显著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