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儿童乘车隐患多 安全意识亟待提高
发布时间:2014-05-27 14:16:25

  当今社会,汽车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乘车环境,也是父母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汽车产品本身而言,汽车厂商正在不断升级安全性能,包括安全气囊、ABS、EBD等安全配置都已成为主流车型的标配。除了硬件配置,消费者的行车安全意识则更为重要。事实表明,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消费者不合理的驾乘习惯有很大联系,而其中安全观念尤为薄弱的一环就是儿童乘车安全。

  好动是小朋友的天性,但由于缺乏对潜在危险的判断能力,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儿童在车内的一些行为很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危害。再加上家长安全意识淡薄,使得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亡率长期居高不下,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儿童的第一大意外死因。

  据交通安全机构的统计显示,中国平均每年有18500名儿童死伤于道路交通事故,接近国内交通事故总体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死亡率是欧美的2.5倍。儿童乘车安全正成为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孩子的安全出行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随着汽车的逐渐普及,国人对儿童安全座椅逐渐从陌生到接受。大量事实证明,机动车安装使用儿童专用座椅是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一项有效措施。据国际交通安全机构的统计显示,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威胁儿童安全的“第一杀手”,在每10位死于交通事故的人中,至少有1人是儿童。同时据调查,在车祸中死亡的儿童,如果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一半以上是可以生还的。

  2.家长不宜抱着孩子乘车

  由于孩子坐姿较低,怀抱孩子时,儿童头部刚好在成人的胸部位置,车辆即使在时速20公里的情况下发生碰撞,孩子自身产生的冲击力也会重得像一台冰箱,家长根本无力也无法及时给孩子提供保护;而一旦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向孩子的头颈,还可能在惯性和冲击力的作用下,对儿童造成挤压伤害。

  3.不要单独把孩子锁在车内

  在密封条件下,在车里呆多长时间对孩子是安全的?相关专家表示,在车辆密闭条件下,孩子在车内待10分钟没有问题。10分钟内,车辆内部的氧气并没有明显流失,温度变化也不是太大,所以正常情况下,孩子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反应。不过,一旦超过半小时,车内氧气出现流失,温度也不断升高,孩子会出现呼吸困难等不适反应,如果不及时通风,孩子就会出现危险。当然,如果把车窗玻璃留一条细缝,这样保证从外部无法伸进手去,又能通风,孩子的生命不会有危险。但这样做也不能保证孩子不出现不适情况,还是应当避免。

  4.不要让12岁以下儿童坐“副驾驶”

  由于一些副驾驶座位的安全带是专门为成人使用而设计的,儿童乘车也不宜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即使副驾驶座位装配有安全气囊,由于儿童肌肉骨骼较成年人脆弱得多,一旦汽车安全气囊张开,其产生的冲击力也有可能造成儿童胸部骨折、窒息或颈椎骨折等严重问题。

  5.不要让孩子头部探出天窗

  一些家长习惯把天窗或者车窗打开,让孩子探出头去看窗外的风景,殊不知这是很危险的举动。孩子把头探出窗外,一旦遇到车辆往来密切或车外无法预料的状况,往往来不及反应,很容易发生意外。此外,一旦汽车以180公里以上的时速行驶时发生碰撞事故,任何安全措施都将无法保障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6.不要让车内空气污染幼儿

  在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人类健康十大威胁中,车内空气污染赫然在目。随着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愈发突出,这一“隐形杀手”也逐渐成为了威胁驾乘者健康的重大隐患。

  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机能尚未发育健全,对空气中污染物的抵抗力甚为薄弱,净化车内空气、为孩子营造纯净健康的车内环境便尤为重要。

  7.不要让孩子在车里做游戏

  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纠缠自己,也为了全神贯注地开车,习惯让孩子在后排座上独自玩耍。车辆在行驶过程时,在车内玩耍的孩子会随车东倒西歪,如果撞到车内硬物,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此外,从汽车设计上讲,一旦发生来自后方车辆撞击,后排座可以留作吸收后方来车的撞击力。

  8.不要让小孩绑成人安全带

  不少家长喜欢给年幼的孩子绑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一般来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的太紧,在车祸时会可能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的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9.不要在车内堆砌装饰品

  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的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此外,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如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会向内弹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头部的位置。

  儿童座椅尤为重要 危机时刻作用大

  除了驾驶员提高行车安全意识、车辆一般的安全配备全以外,特别针对儿童乘车安全的儿童安全座椅,无疑是必不可少。在国外发达国家,儿童安全座椅已经普遍配备在家庭用车上,甚至有些国家制定相关法规强制安全座椅的使用。

  儿童安全座椅之所以能有效保护车内儿童的安全,首先是儿童安全座椅连接在车后座成为全车的一部分,座椅的大小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有严格的划分,这样保证座椅能根据儿童身形的大小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其次是座椅上有专为儿童设计的安全带固定在儿童的肩膀位置,能有效约束儿童在座椅上的位置,另外座椅还采用嵌入式的设计,让儿童背部充分接触柔软的靠背有效减小冲击。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在轿车发生碰撞时,若对儿童使用安全座椅,能使婴儿死亡率降低71%,幼儿死亡率降低54%。

  成年人头部约占身体总重量的6%,3岁儿童和6岁儿童头部的比重分别为体重的18%和16%,婴儿的头部重量更是相当于其全身重量的一半,且其颈部肌肉和韧带十分脆弱,如果遭遇紧急刹车,颈部会受到致命的冲击,可能造成颈部折断。数据显示,当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如果突然紧急刹车,那么5.5公斤重的婴儿所能产生的前冲力可高达110公斤。可见,必须用科学的方法保证儿童乘车安全。正确的做法是,在后排座位配置专门的儿童安全座椅,并尽可能保证平稳驾车。

  各界齐关注 儿童安全出行有保障

  令人欣慰的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特别是随着80后群体开始为人父母,其对儿童乘车安全的意识提升明显,配备儿童安全座椅的年轻家庭比例也在明显提升。从汽车企业的角度,部分有责任感的汽车厂家已经将儿童乘车安全视为己任,如上海大众,不仅旗下车型配备儿童安全乘车装置,而且在国内推行儿童安全乘车的理念,特别是上海大众在国内ISOFIX(国际标准化组织固定装置)标准尚未普及之时,就已经在其部分车型上预留了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位置。据相关报道称,上海大众在2013年底曾通过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向社会捐赠2000把儿童安全座椅,致力于儿童安全座椅的推广。同时上海大众启动的“宝贝安行”等公益项目,向社会宣传儿童乘车出行安全的理念。上海大众此举,一方面在保护儿童乘车安全上为社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树立了企业重视行车安全的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应该来讲,上海大众作为国内知名汽车企业,在儿童乘车安全方面扮演着行业领头羊的角色。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就儿童安全座椅这一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保护儿童乘车安全,如《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被安排坐在副驾驶座位,未满4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应该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通过这些具有表率性的地方法规的出台实施,我们可以预见,随着各界对儿童乘车安全关注度不断提高,更多全国性的立法可能会成为现实,国内儿童乘车的大环境会逐渐好转。

  广州市政协委员聂磊就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要借鉴上海经验,对今年开始实施的《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做适当修改,明确规定对未成年儿童乘车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且对未配备或使用的不当行为做出处罚规定。

  虽然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国家有望将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提升至法律层面,但是政策落地仍无时日。我们呼吁并期待着国家早日对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立法强制,从根本上保护儿童免受交通事故的伤害。相较于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短时间内便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市场在法规制度和汽车文化等方面还亟待完善。就儿童乘车安全问题而言,要创造一个安全的儿童乘车环境,政府引导、制度规范、媒体宣传、厂商推进等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必不可少,而家长对于儿童乘车安全问题的意识的提高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唯有家长的身体力行,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让那些家庭悲剧不再上演,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结:只要获得社会关注,并且汽车厂家能主动承担起儿童乘车安全理念推行的责任,再加上相关部门能出台有效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法规,交通意外伤害成为我国儿童安全首要威胁的严峻局面就将获得切实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