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车国Ⅳ标准将于2015年1月1日在全国强制实施。今年年底之前,600万辆黄标车和老旧车将被淘汰。国Ⅳ标准中需要有的共轨系统以及后处理系统成为企业产品能否达标的关键。
与此同时,提到国Ⅳ标准,“假国Ⅳ”问题难以回避。随着相关部门对国Ⅳ标准的严查,“假国Ⅲ”、“假国Ⅳ”的企业将无所遁形。与此同时,符合国Ⅳ标准的企业产品也将供不应求。
可以说,“假国Ⅳ”问题的曝光可以说直接扇了相关监管部门一记耳光,带给汽车行业的正面效果便是,“工信部已经开始重视,今后对相关的检测机构要求更加严格。”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张志勇告诉记者。
柴油车国Ⅳ标准将强制实施
几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14年~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加大机动车减排力度。其中,《方案》指出,到2014年年底之前,在全国供应国Ⅳ标准车用柴油,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到2015年年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将全面供应国Ⅴ标准车用汽油和柴油。
全国淘汰2005年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500万辆黄标车。“结合环保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淘汰黄标车中包括中重卡126万辆,相当于2013年销量的120%。”中信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许英博表示。
她表示,工信部确定柴油车国Ⅳ标准将于2015年1月1日在全国强制实施,考虑技术成熟度及主流厂商准备情况,预计高压共轨 SCR(尾气后处理器)将成为国Ⅳ标准重卡的主流技术路线。“另外,重卡更新周期一般为四年~六年,上一轮销售高峰在2009年~2010年,2014年仍处于更新高峰期。结合重卡更新需求和淘汰黄标车政策的严格实施,重卡销量有望超预期。”
未来执行力度恐加大
事实上,国内关于汽柴油车的排放标准一直比现实的执行前行了不只是一两公里,国Ⅳ已经到了眼前,国Ⅴ也在部分城市“跃跃欲试”,然而标准在实施中的造假一直未能全部清除。
许英博指出,相关公司面临的风险也不少,其中包括国Ⅳ排放标准执行力度低于预期,宏观低迷导致重卡行业销量不达预期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行等。只不过,随着相关媒体对“假国Ⅳ”的报道,未来关于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从严实施。
的确如此,市场上存在着不少“假国Ⅲ”、“假国Ⅳ”的情况,“主要的原因是部分企业过于重视商业利益,相关机构在检查上出现了监管漏洞。所幸,工信部已经开始重视这个事情了,今后对相关的检测机构要求更加严格。”张志勇表示。
可以说,随着国Ⅳ排放法规的推进和逐步实施,将会有效提升商用车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有利于共轨系统及后处理产品的快速发展,行业将面临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