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车市半年考 “限”字开局
发布时间:2014-06-23 14:12:11

  2014年即将跨入下半年,回望上半年的中国车市,可谓是从“限”字开局。从1月1日天津正式宣布实施摇号和竞价购车政策,到3月25日杭州宣布暂停办理小客车注册、转移及转入本市的变更登记,再到北京出台史上最严的进京证管理办法……上半年国内汽车行业和政策相关的每件大事都与“限”字息息相关。

  “城市限购”的恐慌

  2013年12月15日晚,天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2013年12月16日零时起在全市实行小客车增量配额指标管理,并将自2014年3月1日起按车辆尾号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这使得天津成为国内第五个施行汽车限购的城市。2014年1月1日,天津市交通港口局和天津市公安局联合发布的《天津市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生效,标志着天津正式实施摇号和竞价购车政策。无独有偶,3月25日晚间,杭州市政府在数度辟谣后,突然宣布全市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再次引发各界争议,而争议的焦点不仅集中在限购政策本身,也对政府数度辟谣后却突然宣布限购的做法充满质疑。

  天津、杭州相继实现机动车限购引起多个地区消费者的恐慌。不少消费者担心自己所在的城市也会像杭州一样搞“突然袭击”式限牌,不得不将购车计划提前。而一些4S店则有意无意地捕风捉影,将限牌传闻当成了促销手段。此前中汽协公布数据,称天津、深圳、杭州、成都、石家庄、重庆、青岛、武汉等8城市或将推行汽车限购,如果此8个地方若实施限购,将造成当地汽车销量下降约25%,直接减少汽车销量约40万辆,全年全国汽车销量比重的2%;若销量下降2个百分点,势必对全行业产值乃至经济产生明显影响。

  目前很多交通拥堵和空气较差的城市都在酝酿机动车限购,随着合资品牌渠道和价格的双下沉,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将受限购影响更加萎缩,此前“空降式”的限购和现在一些城市对限购问题的犹豫不定,已经让这些地区进入“限购恐慌”,这样使市场秩序偏离轨道,不仅对限购的初衷“治理拥堵和雾霾”意义也不大,同时对车企的正常生产秩序也有影响。

  “最严进京证”的困扰

  4月11日起,北京公安交管局将严格按照《关于对部分机动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通告》相关规定,对未办理进京通行证件的外省、区、市机动车进入六环路(不含)以内道路行驶的,认定为“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指示”的违法行为,处100元罚款处罚,并记3分,网友称此为“史上最严进京证”。

  新的外地牌照车辆进京政策施行以来,除了给这些居住在北京的车主带来烦恼以外,还出现了一些“副作用”。在网上,则兴起了进京证代办业务;每周出城到办证点,增加了道路的大量堵;同时,这可能造成权力寻租,花钱代办证的产业链已经形成。

  首先应该肯定“进京证”及其相关政策制定的初衷,无论是城市交通拥堵还是大气环境污染,都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不能单纯地用机动车数量的多少来判断治理的方向,现在北京城市交通已经接近饱和状态,达到了临界点。哪怕只是少量的车辆再加进来,都会让道路不堪重负。而北京本地机动车数量已经突破550万辆,对外地牌照车辆进京作出限制还是有必要的,但限制出行并不能只针对外地车辆,对京籍牌照车辆也应该加强管理。

  小结:编者认为,人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出行都是不可限制的刚需,为何我们总是在环境污染时不严格看管,污染后又大张旗鼓的非人性化的治理呢?交通便捷性和公共交通的密集型没有达到城市人民的基本需求,却非要等到交通开始拥堵后才去想尽一切办法剥夺开车出行的权利。无论是“限行”市民还是“限购”车辆,终不能成为长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