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合资或合资变独资的方式,致力于扩大中国市场份额。2013年,雷米国际、威伯科先后收购各自合资企业中的中方股份,从而将其变为独资公司;2014年,江森自控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汽车内饰的全球合资企业,佛吉亚将通过合资方式来推动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制动器委员会秘书长顾一凡表示,目前,在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凡是有利可图的汽车零部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不独资,要不合资变独资。所谓有利可图是指那些利润丰厚、技术要求高、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汽车零部件。
以威伯科为例,2013年年底,美国威伯科宣布收购山东明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在山东威明汽车产品有限公司30%的股权,使威明公司成为威伯科在中国的第3个独资子公司。作为全球商用车安全及控制系统供应商,威伯科在中国制造和销售卡车、挂车和客车等商用汽车空气管理系统、制动稳定系统、悬挂控制系统和传动控制系统及其零部件。为快速进入中国市场,1996年威伯科与国内知名的汽车制动系统生产企业明水汽配合作,共同出资1200万美元在济南建立合资公司——山东威明汽车产品有限公司。其中,威伯科拥有合资公司70%股份,明水汽配占股30%。合资公司主要生产常规制动产品,包括脚制动阀、手制动阀、空气处理单元、空气干燥器、四回路保护阀、调压阀、挂车控制阀以及制动气室等。
当然也有选择合资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佛吉亚中国区副总经理李京城近日表示,将通过合资来推动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据了解,佛吉亚于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1994年开始通过其与湖北通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向神龙汽车提供汽车排放控制技术产品。其后的20年间,佛吉亚的其他三大业务系统——座椅系统、内饰系统和外饰系统相继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拥有工厂36家、研发中心4个、员工近万名。
有专家分析,佛吉亚之所以选择合资,很大程度上与其业务范围有关。佛吉亚主要有汽车座椅、排放控制技术、汽车内饰和汽车外饰四大业务板块,目前其合资部分主要以汽车座椅和汽车内饰业务为主,而这两块业务对整车生产企业的依附性比较大。合资是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获取订单的手段,虽然每次整车生产企业采购要公开招标,但对于旗下的合资企业,总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然而,业内普遍认为,合资只是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独资潮的铺垫。选择合资模式只是因为这些跨国企业希望借助合资来获得市场,待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后,仍然会选择独资扩张。
业内专家认为,面对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扩张,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成为当务之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表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零部件发展滞后对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更加凸显。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在制动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空调系统以及电子控制类等核心零部件中份额有限。”在汽车产业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零部件产业更是整体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能不能跟上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是摆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前的“生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