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公布征求意见稿,破除汽车维修业配件渠道垄断
从交通运输部官网获悉,《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已完成起草工作,从6月30日至7月4日公开向基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各类型汽车维修企业及行业协会征求意见。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该《意见》的公布除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消费者利益外,更对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加快汽车维修行业转型和升级产生积极影响。
据悉,《意见》鼓励原厂配件生产企业向汽车售后市场提供原厂配件和具有自有品牌、商标或标识的独立售后配件;鼓励授权维修企业向非授权维修企业转售、提供原厂配件;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障所有维修企业享有使用同质配件维修汽车的权利。此外,《意见》鼓励建立汽车维修配件追溯体系,透明配件供应渠道,实现汽车维修配件可溯源、可追踪。同时,《意见》鼓励发展第三方的汽车维修配件认证机构,强化配件质量和信誉保证,鼓励发展配件共同品牌。
配件垄断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其中之一是致使维修配件价格升高
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但与之相比,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却十分缓慢。汽车维修行业除长期面临着技术落后的发展现状外,还需要面对维修配件被垄断、维修配件行业缺乏相关标准以及维修配件行业难以形成规模化、集团化和品牌化等问题。而在众多问题中,维修配件被垄断成为近年来包括消费者在内,更多人士纷纷吐槽的对象。
汽车维修配件的垄断影响着配件产业链发展,而配件渠道的不畅是导致维修配件价格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原因。根据调查发现,供应商设计的零部件知识产权归整车厂家所有;而国内4S店,而且只有被授权的4S店才能从各大整车企业(包括进口企业)中购买配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从汽车销售到零配件服务,只有单一的4S店渠道;从产品定价到零配件进货再到渠道商务政策,全是整车企业说了算。也正是因为信息的不公开导致生产企业掌握了绝对的定价权,并可肆意抬高维修和配件价格,尤其是在维修技术信息以及维修专用工具种类只能从各大整车企业获取时,汽车维修配件被纵向垄断。
以进口车为例,目前的利益链条是进口整车企业向零部件企业采购配件,然后再加价50%~100%销售给4S店,4S店再加价50%~100%卖给消费者。如果将一台进口新车拆开,每个零部件单独销售,总体价格会达到车价的5倍。
“授权销售”致使维修配件垄断出现,相关部门正对其进行修订
整车企业对4S店的控制与商务部2005年出台的《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办法》中的“授权销售”更是汽车生产厂家涉嫌垄断市场的源头。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办法》出台的初衷是为强化国家对汽车流通市场的管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但由于规定动作过多,导致单方强化了整车企业在双方关系中的地位,削弱了经销商的话语权。在这一背景下造成经销商与厂商之间地位不对等问题,而出现配件价格垄断销售的情况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针对《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造成的一些汽车供应商与品牌经销商之间不和谐的关系,发改委和商务部在2008年启动《办法》的修订工作,但随着2009年一系列振兴汽车产业政策的出台,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回暖,经销商窘境得到缓解,《办法》的修订工作暂时被搁置。而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汽车产业又出现了类似2008年的情况,发改委和商务部于2013年11月再次全面开启《办法》的修订工作,并为此举办了修订讨论会。
反垄断动作频频,多部委和行业协会力促打破配件垄断
除对《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外,针对整车企业对经销商的垄断,尤其是整车企业对中国配件市场构成的纵向垄断,2014年以来,国家多部委以及汽车行业协会纷纷出台政策和措施展开反垄断行动,其效果较为明显。
2月,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表示,正对汽车配件纵向垄断案做外围调查。3月,交通部相关负责人称,已与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通过推进关于汽车维修信息条例和法规的出台,规范汽车维修市场。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发布的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通过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倒逼厂家对零配件价格进行调整。5月底,商务部下发《关于开展地区封锁行业垄断问卷调查的通知》,旨在对国内汽车市场潜在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查,并准备“逆向”消除行业潜在垄断。
点评:
无论是对《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还是公开“零整比”系数,这些对打破汽车配件纵向垄断帮助不大。要想真正打破汽配垄断,这就需要整车企业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就是由于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的封闭,造成综合类维修企业先天技术不足,消费者“自主消费”的选择权受到很大侵害。此外,外力的推动也不容忽视,毕竟整车企业不会通过损害自己利益的方式主动降低配件价格。而这就需要相关部委包括反垄断机构最好做出详尽的调查,并出台相应的制度打破由整车企业直接控制配件渠道的模式,通过放开配件渠道,令原厂件也可以流通到市场,保证消费者权益。但也应看到,在对零配件的放开的同时也应出台维修配件追溯制度,保证零部件行业生产合格的配件产品,确保产品规范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