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邦信息
据悉,在被外界定义为第一轮汽车反垄断风暴阶段性平息的节点,来自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与反垄断局(简称“反垄断局”)的最新消息称,一份针对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已经正式启动研究起草工作。同时列入时间表的六部反垄断指南内容涉及知识产权滥用、汽车业反垄断规制、宽大制度、豁免程序、中止调查程序以及罚款额的计算等。汽车业反垄断指南是国内第一份与《反垄断法》配套的执法细则。而制定这份指南,一方面给汽车行业普法,另一方面,也借此让反垄断执法人员进一步了解汽车行业的复杂性。6月12日国家反垄断执法部门在其组织召开的相关筹备会议上正式宣布,针对汽车业的首个反垄断指南正式启动草案制定工作。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汽研等行业协会机构都被邀请参与讨论。制定单个行业的反垄断细则,这是发改委在对过去几年反垄断实战进行总结后,觉得最迫切需要的“工具”。反垄断指南将囊括从立案到调查,再到处罚的所有环节的操作,贯穿整个反垄断调查执法前、中、后,以及执法之后,被调查对象如果有异议,怎样进行申诉等环节,都将制定和公布规范化的操作细则。汽车反垄断指南将对于实现汽车原厂配件在一定前提下的自由流通、保证汽车售后市场的有效竞争,以及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给出指引。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信息是,对汽车反垄断执法规范化,这也被认为是发改委反垄断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的一项最迫切的工作。除了化解外界的争议,针对汽车行业根深蒂固的垄断潜规则,这份指南也有望成为最有针对性的钳制。同时,站在经销商立场上,指南的制定对于反垄断执法操作各环节的“公示”也有利于反垄断的公开透明性。这对于汽车反垄断的常态化是十分必要的。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汽车反垄断指南以及由此开始的常态化汽车反垄断调查,将涉及零部件供应商、整车制造商以及经销商等产业链的各环节,因此将不可避免地对国内汽车行业格局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