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中国自主品牌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5-08-26 00:00:00

来源:安邦信息

中国自主汽车企业一向被诟病公然山寨西方品牌。如今这个情形已不复存在,受益于政府加持,自主品牌们将其从国外同行中学来的技术加以应用,开发了高效技术设计并生产汽车。

在逐渐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的同时,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已然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历经多年的利好市场,中国车市终于在2015年体验到新车销量下滑和减少的苦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已将年销量预增从7%降到了3%。六月新车销量的减少引发了更大的关注。包括国际品牌在内的一些汽车品牌短期的降价潮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也无力扭转低潮的市场趋势。

汽车销量的下滑一部分原因是消费信心不足、股市波动以及中国消费者预计短期家庭收入不会提高,但主要原因则是政府在一些主要城市出台的车辆购买和使用限制政策。

车市低潮能帮助消费者分清良莠,找到真正创新的自主品牌么?答案是肯定的,自主品牌需要在逆市中赶超其他品牌,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可是怎样才能获取核心竞争力呢?我觉得需要从科技、质量、设计和品牌沟通等四个领域着手。一、科技。科技的创新不仅仅是学习奔驰或奥迪等高端品牌的配置,或者参考哈弗最新SUV的可折叠第三排座椅。科技在这里是个泛指,譬如长安在中国、日本、意大利三地的研发中心不舍昼夜地整合各种创新思路,寻求新的灵感;或者发展新能源汽车,探求混合动力、插电式、全电动、氢镍动力以及锂电池等各种新科技;以及比亚迪在新车型“唐”中充满自信地提供双模动力系统,支持全电动或混合动力。二、质量。中国汽车市场趋于成熟的标志之一,表现在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同时,这也将影响国际品牌的竞争优势,因为“质量论”一直是消费者青睐于国际品牌的重要原因之一。三、设计。自主品牌近年来在设计和造型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哈弗、吉利、长安、比亚迪最近推出的新车型无不向消费者展示了这一点, 既有能力设计具有吸引力的车体风格,也关注到细节。四、品牌沟通。我们能看到自主品牌在品牌沟通和推广创新方面做得比以往更为成功。比亚迪尝试启用新的通用标识来取代车尾传统的引擎标记。譬如新车型“唐”的标识弃用传统的1.8L / 2.0L涡轮增压,而改为4.9s4.9s代表该车型百公里提速只需4.9秒。这个标识能让普通消费者更为直观地了解汽车的性能,同时也点明了汽车的动力系统,譬如全电动、传统燃油或混合动力等。

毫无意外,自主品牌正在市场中不断增加立足点。它们乘着中国汽车市场强劲增长的东风,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令人兴奋的、科技先进的汽车。同时,他们也能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品味,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并且通过推广自身产品独特性,使产品更具吸引力,最终提高驾驶者的自信。同样,他们也通过调整价格和相应的产品特性以显示他们对价格的重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