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邦信息
日内瓦时间2016年1月18日,世贸组织(WTO)紧固件反倾销措施争端案(DS397)执行之诉上诉机构再次裁定,欧方对中国产品维持至今的反倾销措施违反世贸规则。这是我国首次发起执行之诉,也是我国首次作为原告走完WTO争端案件的完整诉讼和执行程序。此次胜诉,对中国紧固件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然而,自2007年起,欧盟对中国输欧紧固件长期采取反倾销措施,导致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倒闭或濒于破产。2008年,中国紧固件对欧盟出口金额达到10.8亿美元;但是到2014年已降至8000万美元。部分中国紧固件企业已被迫退出欧盟市场。而在我国失去欧盟市场的同时,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反而为欧盟带来了机遇。从2007年到2014年,原产于欧盟的紧固件对中国的出口金额从2.85亿美元增长到6.95亿美元,8年间增长了1.4倍。究其根源,我国出口的紧固件大多以普通型或通作型为主,档次相对较低,价格相对便宜,不仅难以打入高端市场,而且经常在海外面临被质疑倾销的尴尬。本土生产的紧固件无法满足高精尖行业零缺陷的要求,自然为其他国家的先进生产商提供了发展空间。虽然本次诉讼案件获胜,对打破欧盟替代国制度具有示范效应,但如果我国制造业继续停留在低端市场,海外拓展艰难之余,本国市场主动权也将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