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邦信息
1月26日,滴滴出行与招商银行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这是第一家商业银行通过与移动互联网公司合作进入移动支付场景领域。据悉,未来双方将在资本、绑卡支付、金融、服务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同时,招商银行还将作为战略投资者注资滴滴。随着汽车金融业发展大环境的利好,互联网企业和商业银行也开始加入对于汽车金融市场份额的争夺中。
事实上,对于较为成熟的市场来说,汽车金融服务是汽车产业价值链上最具利润的环节。从全球范围来看,汽车金融业务已经成为仅次于房地产金融的第二大个人消费金融业务,年融资总额超过了万亿美元。据统计,美国的汽车金融渗透率为80%以上,印度为70%,俄罗斯为30%,巴西为50%,而的中国的汽车金融渗透率仅为20%。我国的汽车金融起步较晚,2004年,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成为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但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运行机制的日趋完善,互联网金融、零售金融业务逐渐成为主流,汽车金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对于汽车金融公司自身来说,售前的利润越来越低,业务向后市场转移是目前汽车业发展的大势所趋。2014年末,汽车金融公司由2004年的3家迅速发展到18家,市场规模已超过了7000亿元,2012-2014年年复合增长率已超过33.6%。当下,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还在以每年25%的速度持续扩张。
根据《2015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有车用户中,34.4%选择了信贷消费;无车用户中,考虑在购车时选择信贷消费的达到了82.4%。而通过信贷购车的调查对象中,40.4%选择了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产品。2015年,消费者对汽车金融公司产品的满意度由2014年的47.5%跃升至84.8%。毫无疑问,汽车金融在助推汽车销售上发挥了极大作用。数据显示,2015年,二手车交易量预计为930.0万辆,同比增长53.6%。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二手车电商迅速兴起。去年,以车易拍、优信拍、平安好车等为代表的二手车电商平台交易量达到101.2万辆,同比增长67.2%。
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近几年来针对城市普通购车人群、偏远地区农户、创业大学生群体的创新汽车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涌现,如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的“农户计划”,就是一个针对农户、小微企业的信贷扶持方案。在个人信贷金融领域,汽车金融公司纷纷在主营的零售业务以及批发业务上进行了积极创新,推出了便捷高效的小额信贷产品,在网上金融服务方面也在进行尝试,例如一汽金融的“秒贷”、福特汽车金融的“小时贷”、上汽通用汽车金融的“极速通”等,以图简化贷款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在汽车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汽车金融在批发业务上推出了纯保证金模式,以补充惯用的“保证金+首付款”这一融资模式,为汽车经销商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在保证汽车金融公司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满足其融资需求。此外,针对三四线城市汽车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网点覆盖不足的问题,汽车金融也尝试创新传统的管理模式,寻求与外包服务企业合作,协同优化批发业务资源配置。
虽然我国目前的汽车金融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个人信用评估的征信体系不够完善,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但无论是受政策利好影响还是利润向后市场转移驱动,汽车金融业在现行环境下的加速发展势头将是不可遏制的。随着传统汽车金融公司对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新型互联网企业及商业银行等具有融资、客户群体和技术优势等方面的竞争对手加入角逐,可以预见,中国的汽车金融行业即将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