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工信部对三元锂电池安全评估宜加快速度
发布时间:2016-02-18 00:00:00

来源:安邦信息

 近日,工信部一则“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决定,在业内引发不小震动。据悉,在工信部正式下达停止命令之前,就已经在部分车企之间展开调查。多家车企负责人已前往北京,商讨关于纯电动商用车不再使用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的相关事宜。但对于此次工信部正式做出的决定,还是让众多车企和业内专家感到意外。

 三元锂电池的全称是三元聚合物锂电池,指正极材料使用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这一命名方式是根据电池的正极材料划分的,另外还有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电池。其中,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是目前国内电动汽车领域使用最多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各自特性不同,主要矛盾集中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上。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大,但安全性经常受到怀疑。磷酸铁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小,但被普遍认为更安全。这主要是因为相比于磷酸铁锂,三元锂材料在发生分解时需要的温度要低得多,换句话来说,三元锂材料比磷酸铁锂材料更容易着火。

 但这都只是三元锂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特性的差异,最终决定安全性的,是整个动力电池系统。锂电池的特性决定了其应用中必须要有 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做保护。其主要功能包括过充保护(OVP)、过放保护(UVP)、过温保护(OTP)、过流保护(OCP)等,一旦发生意外,能够立刻切断电流。因而动力电池的安全,是一个系统问题,不只是单纯的材料方面的原因。从之前的纯电动客车自燃事故来看,有使用三元锂电池的,也有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从技术角度来说,车企更应该关注的是模块安全,即如何阻止失效电池单体危害其他单体。单体失效是无法避免的现象,但可以通过对单体进行控制,来预防模块失效。如果从政策上叫停了三元锂电池的发展,很可能会阻碍这些相关的电动车技术的进步。

 目前的国内乘用车市场上,资金正在向三元锂电池方向快速转移,北汽、比亚迪、江淮等公司都纷纷加快在这一领域的布局。相应的供应商也在加速三元锂电池的生产。而磷酸铁锂电池则越来越多的活跃在电动客车市场。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所生产的纯电动客车中,采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占据市场的六成份额,三元锂材料动力电池占据市场份额的三成。去年 11 月,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大巴装机量占到了 64.9%,三元锂电池装机量只有 27.6%。相反,在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三元锂电池在去年 11 月的装机量超过 76%

 如果因为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较低危害到电动车的整车安全系数而停止三元锂电池的应用,那么使用三元锂电池范围更广的乘用车领域却未被叫停着实有点儿耐人寻味。因而业内也有猜测,工信部这一做法似乎带有对国内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企业进行行业保护的意味。事实上,国内近来频出的电动客车自燃事故更多地是由技术和生产不达标的产品引起的,而非是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如果盲目以政策干预技术发展,最大可能将是阻碍技术进步,影响电动车整体产业的发展。

目前,面对工信部这一决定,企业的声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坚决反对暂停,政府应加强行业规范;另一种是不放弃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也不抛弃三元锂电池,将三元锂电池视为未来的方向之一。现在多数企业表示暂时不会停掉三元锂电池生产线,准备等待工信部调查的结果。

 中国锂电池发展前景广阔,且国内企业对三元锂电池的布局大多在起步阶段,安全问题固然应予以重视,但相关部门的这一调查不宜用时太久,否则将继续拉大本土车企与外资厂商的技术差距。而且,在无评估流程的情况下突然暂停补贴,或将给国内已经投产和计划投产的三元锂电池企业带来破产的危险。作为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化的重要环节,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工信部需尽快完成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果长时间将此事搁置,将极有可能会影响整个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