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邦信息
在节能减碳的发展趋势下,台湾确定了2025年回到2000年的排放量目标,并把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现此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据了解,台湾2010年4月出台了第一阶段《智慧电动车发展策略与行动方案》,并以科技专项支持财团法人社车辆测试研究中心(ARTC),在电动汽车研发、检测、验证等方面开展工作。自2010年至今,台湾在电动汽车方面已经取得了多项成果,目前已经建成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约600个,超过360辆电动汽车在运营。与大陆的发展策略不同的是台湾不发展整车,重点发展关键零部件。台湾的信息、通讯、半导体等产业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台湾的未来产业规划,充分发挥在上述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电动汽车发展,构建更加安全舒适的智慧电动汽车发展环境,打造以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为核心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其厂商已经打入世界级电动汽车供应链。台湾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远远不及大陆一个推广应用城市。但是台湾企业已经渗透到大陆电动汽车核心制造领域。根据台湾电池协会的统计,台湾电池产业链约有97家企业,其中上游26家,中游45家,下游26家。其中,长园科技、台塑锂铁材料、立凯电能等著名企业,其产品和技术不仅包括上游的材料(占据大陆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较大的份额),而且覆盖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系统等中、下游。台湾在科技发展、市场环境及地域方面的情况自然与大陆不同,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思路中有一条十分明确的是首先对自身作出评估,借助已有优势,明确重点扶持对象。台湾人很清楚,占据产业链某一个环节的高端位置比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低位要明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