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监管仍然是重头戏
国六意见稿编制说明明确,
按照规划,
据悉,目前环保部针对5000多辆国五轻型汽车16万公里劣化后的排放数据分析显示,达到
“不过,从以往排放标准实施情况看,国六限值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监管。”姚春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具体实施情况的担忧。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邢敏也有同样的顾虑:“按照欧Ⅵ的排放要求,国内一些发动机企业已经做过标定,技术上没问题,不过达标的关键是后处理系统,包括尿素的使用等,这些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很难监控。”邢敏强调,“排放标准再严格,没有实际监管约束,实际效果也很难说。”
■WLTP工况更贴近实际
国六意见稿之所以引发关注,焦点在于其标准体系是否有本质改变,检测工况体系是否能修正检测数据与实际运行数据偏差较大的问题。据悉,国六排放标准将延续欧洲标准体系,采用WLTP/WLTC工况测试循环,并引进美国标准体系中的蒸发排放、加油排放和车载诊断系统,贴近我国车辆实际运行状态。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丁焰表示,随着我国排放标准的不断加严,效仿欧洲排放标准体系的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因此在国六意见稿中对相关问题进行修正。
“WLTP工况相较于国五工况体系要更贴近实际,这对促进车辆在实际运行中的减排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姚春德表示。
“试验检测状态和实际运行状态存在偏差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力求缩小这种偏差,让试验检测工况更接近车辆实际运行状态。”一位参与国六意见稿制定的业内专家也向记者表示,“在全球现有的工况体系中,WLTP最接近我国实际情况。WLTP工况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工况,覆盖了全球大约80%的地区,采用WLTP工况对我国汽车产业走出去,参与世界竞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六采用WLTP工况,同时又参考美国标准体系对蒸发排放、加油排放和车载诊断系统监管的先进经验,两者能否在检测中实现协同?对此,上述专家称,引进美国在蒸发排放和车载诊断系统管理方面的经验作为WLTP工况检测的有益补充,两者在技术上并没有冲突。“只是让国六的检测更贴近车辆实际运行状态,让排放检测更严格了。”他说。
据了解,国六意见稿还引入了RDE(实际驾驶排放测试)工况概念,规避车辆在排放检测中造假的问题。“考虑到我国的实际状况,RDE检测在
■增加高海拔等特殊测试要求
国六意见稿还增加了高海拔控制规定以及VOC控制等诸多改进。丁焰表示,我国境内海拔高于
此外,国六意见稿还加强了环保达标监管,为完善车辆诊断系统,国六增加了永久故障代码存储的要求、防篡改措施,以防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超标排放。同时,国六还简化了主管部门进行环保一致性和在用符合性监督检查的规则和判定方法,使操作更具有可实施性。
值得关注的是,国六意见稿在编制过程中特别考虑了排放和油耗联合管控的问题。国六意见稿指出,排放和油耗联合管控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必然要求,在保证排放控制效果的同时,更加接近实际油耗表现的测试程序能够为联合管控奠定基础。
据了解,国六参考WLTP测试程序的同时,还对其做了多项改进,如使用最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校准技术,对测试车辆和测试跑道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用新的测量程序测量混合动力车辆排放,改进修正与燃料消耗量和CO2排放相关测量参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