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邦信息
北京时间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的进展也十分迅速。就在BLUEBOX发布的前一天,百度公司与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在北京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宣布百度无人车将基于Level-4的高度自动驾驶技术,与芜湖市共同建设全球首个全无人驾驶汽车运营区域。据悉,芜湖市将在未来1到3年内,在市内选择符合条件的区域先行先试;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将承载该区域的某一类公共交通运力,并实现统一的智能化调度,节约城市空间、节能减排、降低公民出行成本。除百度外,腾讯、乐视等互联网车企也在这一领域持续加大投入。日前,腾讯将谷歌自动驾驶部门的首席设计师卢克纳和戴姆勒奔驰北美自动驾驶研发总监德尔格罗西收入麾下。乐视也在之前的北京车展前夕推出了其超级汽车LESEE。
随着技术的成熟,无人驾驶汽车的成本将逐渐降低,其进入商用领域的限制将逐渐减小。但在全球范围内无人驾驶商用的步伐日渐迫近的同时,其可能给未来出行带来的问题也引发了业内更多的担忧。据《底特律新闻》报道,有交通专家研究预测,由于对车辆进行远程操控成为可能,人们将在家中停留更长的时间,导致车辆的行驶里程大幅度提升,并将有可能因此加剧交通拥堵。根据毕马威公司(KMPG)预测,无人驾驶的UBER和LYFT等按需移动服务将使65岁以上人群和16岁至24岁人群的出行量提升两位数。据悉,2015年美国车辆行驶里程达3.1万亿英里。KMPG计算,到2050年上述两个人群增多的出行将使行驶里程每年增加2万亿英里;而中年人的出行值也将增加;因而导致车辆年总行驶或将达8万亿英里。据《交通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无人驾驶汽车可减少80%的出行成本,但同时增加60%的里程。在最佳情况下,无人驾驶汽车将更安全、行车距离更小、行驶速度也更快,交通拥堵可得到缓解;而且车辆也将发生更少的事故来堵塞交通。然而,这种状况在未来几十年内都将难以实现,由于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和传统汽车共享道路,前者的优势将受到极大限制。交通政策智库国际交通论坛,曾在2015年,在假定传统汽车被无人驾驶汽车代替的情况下,模拟了其对葡萄牙里斯本交通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上路的车辆中仍有一半是传统汽车,总出行里程也将增加30%至90%,并且无人驾驶汽车大范围的共享也将长期导致更拥堵的交通。
无人驾驶是汽车未来发展不可转变的方向,并且必然会改变交通运输格局,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对于交通运输体系的积极作用何时能显现出来,尚无精确的可预测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