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车企应制定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6-06-23 00:00:00

来源:安邦信息

尽管自主车企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技术研发的重要性,并不断在研发上取得突破,但我国汽车产业仍面临“大而不强”的老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产业战略制定不合理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战略能力决定产业资源配置流向,战略决策失误是产业和企业的根本性失误。以日本为例,运营效率导向成就了二战后日本诸多产业的辉煌,但面对信息及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战略导向范式,日本家电、消费电子产业近年来逐渐式微。而就中国汽车市场自身的发展来看,长时间推行的“市场换技术”战略,损害了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技术是产业演化的核心,而我国在过去15年的时间里,在汽车动力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一直摇摆不定。“十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燃料电池汽车为重点;而“十一五”期间则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但在“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又切换到纯电动汽车上来。快节奏的战略变更,影响了技术的储备及核心能力的建立。当日本等国的跨国车企已经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量产时,我国却鲜有车企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有所建树。而我国国有汽车集团在国家“高起点、大规模、专业化”的战略定位指引下,忽视自身资源与能力的高度战略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大型车企的发展。受此影响,吉利、比亚迪等低端起步的民营车企也因一度盲目冲击高端市场而错过汽车市场迅猛发展的良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