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正确理解“耐得住寂寞20年”(03/28)
发布时间:2006-03-28 00:00:00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十一五”规划开始,国家鲜明地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的要求。在日前闭幕的“两会”上,这一要求已经化为全民的意志。对于这一时代呼声和历史潮流,与会的汽车界代表都做了积极回应。尤其是这两年在自主研发方面饱受批评的“三大”,鲜明地亮出了自主创新的目标,让人深感振奋和鼓舞。

  这些回应实际上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具体承诺。例如,早在“两会”之前,一汽就宣布,到“十一五”末,其自主品牌汽车的产销量要达到1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为50万辆。去年年底,上汽披露,它的这两项目标分别为60万辆和20万辆。在“两会”召开期间,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刘卫东向本报透露,东风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为72万辆和30万辆。这是东风集团首次表露它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目标。

  耐人寻味的是,“两会”还在举行期间的3月8日晚,一汽把自主开发的几个月之后就要上市的中高级轿车C301,突然亮在了北京主流汽车媒体的面前。圈内人士都明白,这一举动“回敬”的味道更多一些:竺延风要用“寂寞”的成果来“回敬”对他那句“耐得住寂寞20年”的非议。

  以一汽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人,目前终于展露出了国人期盼已久的勃勃姿态。这股子自主创新的干劲已经久违了。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使得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市场急剧膨胀,国内外的技术差距又十分巨大,整个汽车工业卷入了一场长达近20年的引进再引进、合资再合资的竞赛浪潮。中国汽车人不得不选择了一条先学习后追赶的振兴之路,不得不在先满足市场现实需求的同时,再谋求自主体系能力建设的快速增长。在体制、市场和自身能力等诸多竞争条件的限制下,中国汽车人只得做出这样艰难的选择。如果说,中国汽车人忘却了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那是不符合现实的。

  一边给媒体介绍自主研发的C301轿车,竺延风一边说他并不想收回“耐得住寂寞20年”那句话。一汽的人说,这表明他依然坚持那种埋头苦干的低调作风和沉稳的心态,尽管这种在静默中前行、韬光养晦的做法不为外界所广泛理解,招致了很多的微词乃至愤慨。实际上,“三大”都在默默地、扎实而迅速地推进着自主研发轿车的各项工程,甚至彼此之间在暗暗较劲。这几年来,一向在发展自主品牌轿车的问题上不置一词的东风集团,也亮出了今后五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年产销目标,就印证了这一判断。

  所以,在当前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的时代环境之下,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耐得住寂寞20年”这句话。首先,它反映了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老总的做事风格,低调不等于无所作为。其次,要正视中国轿车工业的历史状况和现实基础,要想修炼到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水平,需要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量变过程。业内外的急切之情可以理解,但不能超越现实。技术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口号和忽悠不能取而代之,它需要投资,需要系统性的持续创新,需要体系能力的总体提升。

  细心的行业人士会注意到,在过去的数年间,寂寞中的一汽,在商用车方面陆续推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DL柴油发动机,和一系列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中重型卡车;在轿车方面,从夏利N3到威志,再到C301,以及系列中高级轿车动力总成和五大轿车平台。而今后几年将是一汽“寂寞”成果密集迸发的历史时期。上汽、东风和重汽也将如此。实际上,透过平静的表面,“三大”在内部正酝酿着史诗般的跃动。“耐得住寂寞20年”这句话正是“三大”乃至整个中国汽车人励志奋发的心理写照。

作者:秦淑文 来源:《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