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将至,随着1.6L排量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半优惠即将到期,不少政府部门和市场人士对其是否延续议论纷纷。由于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受购置税减半优惠等政策刺激效果明显,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希望2010年购置税减半优惠能够延续下去。不过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2010年购置税减半优惠措施延续显得不是十分的必要了。
让我们来看一看年初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出台的背景: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者信心受挫,中国汽车市场自2008年8月份开始出现大幅回落。最终2008年全年国内汽车行业累计生产934.51万辆,同比增长5.21%,销售938.05万辆,同比增长6.70%,产销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6.81%和15.14%。汽车行业年初预测的千万辆期望目标最终没能达成。而在海外市场,2008年8月份起,我国汽车月度出口量连续5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其中11月单月出口仅3.3万辆,创近20个月以来单月量新低。之后的12月出口3.5万辆,尽管出口量相比11月份有所回升,但是同比增速大幅下降53.9%,为2000年以来的最大单月出口跌幅。
在海内外市场表现低迷的情况之下,中国政府于2009年1月14日通过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根据这一规划,购置税的减免按照汽车的排量划分,1.6升及以下乘用车,税率从10%降低到5%。此措施将从2009年1月20日起施行,至2009年12月31日结束。根据汽车业振兴规划,减免购置税是为了培育汽车消费市场。并且在海外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通过国内市场的销量来弥补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损失。
而从2009年汽车市场的表现来看,1.6L排量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半优惠的确发挥了刺激作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10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087.32万辆和1089.1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6.23%和37.71%,突破了千万辆大关。其中1-10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570.51万辆,同比增长63.2%,高出乘用车增长速度18个百分点,另外1.6升及以下轿车1-10月销售406.45万辆,同比增长58%,比1.6升以上轿车增速高46.4个百分点;从比重看,2009年1-10月,乘用车销售比重为75%,比上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乘用车比重为70%,比上年同期高8个百分点,其中1.6升及以下轿车比重为69%,比上年同期高8个百分点。
首先,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6L排量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半优惠达到了政策出台时刺激汽车消费的目的。既然已经完成了目的,那么作为短期的刺激政策,购置税减半优惠措施就并不是有十分的必要延续下去了。
其次,对于业内担心的2010年汽车市场将缺乏支撑力,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未必会出现。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在2009年销量大增的基石还是在于本身所具有的刚性需求,而政策的出台“点燃”了在2008年被压抑的刚性需求。原先业界对2008年汽车市场的预计为1000万辆,增长15%左右,2008年上半年已经销售520万辆,市场表现属于正常。但是从2008年8月起形势突转直下,最后几个月的月销量只有60万辆左右。可见,2009年的汽车市场表现中,有部分是补偿2008年市场。同时,2009年汽车市场本身也具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即使假设2009年汽车市场本身增长率为10%,那么除去对2008年市场的补偿,2009年的汽车市场销量也可以达到1027.96万辆。反过来看,在2008年的困难形势下,中国汽车市场都能有6.7%的增长,在目前全球经济企稳趋势下,2010年的经济形势应该不会变得糟糕,因此刚性需求应该能支撑2010年的汽车市场。
再次,由于购置税减半优惠刺激的是1.6升及以下乘用车的销量,这部分车型给汽车厂商带来的利润贡献比不上中高级车型,这也造成了2009年上半年持续出现车企“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对于汽车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不利的。不仅如此,购置税减半优惠措施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排量车型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这进一步加大了以小排量车型为主的自主品牌的生存压力。
虽然对2010年的政策走向目前难以断言,但是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的情况下,2010年的汽车市场并非一定需要购置税减半优惠措施的扶持。
来源:安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