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对福特旗下品牌沃尔沃的收购意向,对于中国汽车业和其他有意获取海外资源,或力争进入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都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例如国内车企的海外并购究竟要花多少钱,换而言之,国内车企的海外并购的财务成本压力有多大。
最直接的部分是并购资金,目前吉利并购沃尔沃准确的并购金额并未公布,国内外媒体的报道数字大致有低于20亿美元、20亿美元左右和28亿美元三种,其中后者为最新信息。无论具体数字如何,10亿美元量级的支出对于吉利汽车而言都是异常庞大的数字。
截至2008年底,吉利控股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2008年利润额约10亿元。2009年上半年,吉利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共销售汽车13.8万辆,销售收入为59.5亿元,净利润为5.96亿元。2009年全年,吉利集团的总销量为32.91万辆,增幅为48%,估计净利润在15亿元左右。按照2010年40万辆的规划目标,净利润大致可以超过18亿元,较2008年增长一倍。截至2009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流动资产达到82亿元人民币,较2008年年底提高约60%。不过扣除24.5亿应收账款、19.8亿应收票据,以及10亿已抵押银行存款之后,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8.8亿元。很明显可以看出来,吉利自身的资产是无力承担沃尔沃的并购价格的。
目前已公开的融资计划只有去年9月吉利汽车与高盛联营公司GSCP签署的可转债发行计划,该笔可转债年息3%,计划于2014年到期,满足一定条件后可按照每股1.9港元的价格转为普通股。此外,GSCP还将获得约3亿份认股权证,最初行使价为每股2.3港元。从2009年年初至今,吉利汽车股价从不足1港元飙升至4港元以上,似乎本次可转债设定的条款对未来债转股颇为有利。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吉利本次融资可收获25.86亿港元(3.3亿美元)。即便如此,这也仅能满足收购的阶段性资金要求,距离全额支付仍有不小差距。虽有传闻称国内几大银行对本次收购持鼓励态度,可能为收购提供所需资金。如果属实,如此巨大的银行债务将显著改变吉利目前的负债结构,并且增加短期内的付息压力。
2009年上半年末,吉利汽车的财务费用不过3300万元。按照目前5.31%的一年期贷款利率粗略计算,贷款额每增加13亿元左右,就将使每年利息支出上升约7000万元,即将目前的财务费用翻一倍。如果收购金额的80%由银行贷款提供,按照20亿美元的中性方案估计,银行贷款也将增加100亿元以上,足以将目前的财务费用提高5倍。换句话说,只有在较短时间内彻底改善沃尔沃经营,才可能避免财务包袱越背越大的处境。
即便是吉利解决了并购资金的问题,但是并购之后最现实的压力还不是如何提高收入,而是设法止住沃尔沃亏损导致的现金流出。2009年沃尔沃全球销量创下33万辆的10年低点,较2008年约下沃尔沃进行的投入,我们可以看到,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将要背负着较重的财务压力,并且需要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盈利水平,否则资金压力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对于有意向要海外并购的汽车企业来讲具有提示作用。
来源:安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