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2010年中国汽车线束产品产业情况
发布时间:2010-03-18 00:00:00

  汽车线束有汽车“血管”之称,通常被认为是一辆车的中枢神经系统,其将车载电脑与车辆上的各项相关功能连接在了一起。汽车线束在车内电子技术含量和数量,逐渐成为评价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而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线束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中。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的保守估计:如果按平均每辆车需用65套线束计算,则2009年汽车线束需求量是89635万套(不包括新旧车维修所需)。如果按平均每台车需要的线束价值4800元计算,2009年汽车线束市场已均达到662亿元的规模(不包括新旧车维修所需)。我国汽车线束行业在受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之际,出口海外市场规模也在增大。据了解,2005年,我国汽车线束产品的出口数量达到14.9万吨,创汇11.3亿美元,到2009年,汽车线束产品的出口数量达到24.9万吨,创汇23.3亿美元。5年间我国汽车线束产品的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63.7%和65.9%,我国汽车线束出口实现高速增长。有分析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线束的重要生产基地,外资企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生产,同时开展本土化研发,因此,未来几年,我国本土化汽车线束企业将面临急剧化挑战。据了解,在汽车线束行业中,车载电子产品及装置的外形变大导致产品日益复杂。该领域尽管生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面临产品款式的频繁变换,如何培养熟练的操作人员成为课题。从生产汽车线束的主要基地来看,处于物流条件及确保劳动力的考虑,大部分基地集中于沿海城市。基于汽车线束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同时中国又具备这方面的全球优势,从1990年代中期起全球大型供应商纷纷加快向中国转移生产业务。其中,“天津津住汽车线束”作为住友电工的主要基地,2007年产量已达944万套。住友电工还在福州市兴建专为日产配套的汽车线束生产基地,同时计划到2011年将该基地建设为向日产配套的全球最大线束生产基地。外资线束企业进驻国内市场对本土汽车线束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本土企业需要在技术、产品质量及营销方式上实现重大转型。

来源:安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