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签署收购协议对于吉利来说只是个开始
发布时间:2010-03-31 00:00:00

  北京时间2010年3月28日晚21点,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交易完成后,沃尔沃轿车的总部仍然设在瑞典哥德堡,并且吉利和福特双方将在2010年第三季度完成收购交割。

  此次吉利将以18亿美元的总价,其中包括16亿美元的现金收购沃尔沃,剩下2亿美元将以支票支付,其他将以现金支付。交易价格的现金支付比例可能会调整,因为交易价格通常会根据养老金赤字、负债、现金与流动资本有所调整,其最终的影响可能会使支付给福特的现金大幅减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收购价格之外,吉利还需要承担沃尔沃的运营成本。2009年,沃尔沃公司亏损15亿美元,考虑到全球34万辆的销量,几乎每卖出1辆沃尔沃就亏损4400美元,这个巨大的窟窿是吉利未来要面对的首要难题,而未来吉利为了维持沃尔沃的运营所要支付的费用还是未知之数。

  除了股权收购,该协议还涉及了沃尔沃轿车、吉利集团和福特汽车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这些协议将使沃尔沃汽车与福特汽车双方都能推行各自的商业计划,并能合理地避免误用。这些协议也将允许沃尔沃汽车能把沃尔沃汽车使用的一部分福特汽车知识产权转让给第三方,包括吉利。此前还有消息称,福特曾表示在沃尔沃被福特收购之前的知识产权是归属于沃尔沃的,而在1996年之后的知识产权是归属于福特的。目前还没有关于吉利和福特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具体协议,不过从上述消息的表述来看,吉利使用沃尔沃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在自己的品牌上或许有一定难度。

  吉利集团将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为了平稳过渡,福特也表示将在交易结束之后,将继续与沃尔沃汽车在多个领域内进行合作,但不会在沃尔沃汽车业务上持有任何所有权,并且还将在不同的阶段继续为沃尔沃汽车提供传动系统、冲压部件及其他汽车零部件。不过吉利同时也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使得生产更贴近中国市场。目前有消息称北京、天津和成都三市都对沃尔沃项目落地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根据之前的报道,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清单主要包括: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2000多个全球网络。具体而言,9个系列产品包括S40、S60、S80、C70、C30、XC90、XC60、V50、V70,这几乎是目前沃尔沃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所有车型。

  3个平台指的是为沃尔沃的P1、P2、P24平台。其中,P1平台专门生产紧凑型轿车,包括上述的S40、V50、C70、C30等系列车型,是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后,进行整合而构成的一个新平台,曾生产福特福克斯和水星品牌产品。P2平台是生产大中型轿车的平台,包括上述的S60、XC90系列车型,是原来生产S80车型平台的升级版,亦曾生产福特的SUV系列车型。P24平台生产包括XC60、V70、S80等大型轿车系列车型。

  2000多个全球网络:除了产品系列,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还包括完备的经销商团队和供应商体系。经过多年的积累,沃尔沃拥有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500家经销商,其中60%和30%的经销商都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市场。

  如果上述消息准确,那么吉利获得了沃尔沃的大部分车型和平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沃尔沃这些年的业绩来看,其被福特收购了之后大部分时间处于亏损状态,其最近一次季度盈利是在2007年第一季度。但是总的来说,在金融危机之前,沃尔沃的亏损还不是很严重。其亏损程度主要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第三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加重,利润最低时达到-22.72%,严重拖累了福特汽车公司。

  从2009年沃尔沃各车型全年销量来看,除了2008年推出的XC60在2009年增长了786.8%之外,其他的车型销量均处在下滑的阶段。也就是说,新车型是沃尔沃目前销量的主力,而未来吉利管理下的沃尔沃能否及时有效地推出新车型成为改善其不振现状的关键所在。

  这起收购案的背景是:中国汽车市场地位在金融危机之后迅速提升,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汽车工业分布日趋倾向于中国等新兴市场。而吉利收购沃尔沃所谓的穷小子娶到了大明星,不仅提高了吉利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形象,也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信心。不过完成收购对于吉利来说仅仅是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来源:安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