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进口关税再次下调 车市价战枪声又响
发布时间:2007-08-16 00:00:00

进口关税再次下调  汽车市场进入全面开放新阶段
     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我国进一步降低汽车及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税率。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整车的进口税率由28%降至25%,车身、底盘、中低排量汽油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的进口税率由13.8至16.4%降至10%。
     这是我国第六次降低汽车进口关税,至此,我国汽车及零部件降税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全面履行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承诺。有关人士认为,我国根据承诺,已完全取消了对进口汽车的高关税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使我国汽车市场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
     为了保护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我国对进口汽车长期实行高关税和进口许可证管理。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效应的影响下,我国汽车产量5年翻了一番多,汽车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由2001年的世界第七大汽车生产国跃升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并被公认为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
     进口汽车市场份额、结构和档次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5年,进口汽车的数量从7万多辆增加到17万多辆,但进口汽车所占市场份额,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越来越小。
    随着国产汽车的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进口汽车逐步高档化,进口车型主要是一些国内尚不能生产的高档车型和个性化车型。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的人士认为,这种变化反映出国产中低档汽车的竞争力逐渐加强,进口汽车的作用从以前的数量补充转变为品种调剂。 随着我国全面兑现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承诺,我国进口汽车管理和汽车关税水平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二 五月联合车市情况
    本月看车的人数依然寥寥无几,成交量和上月一样很小,更多消费者依然在观望,持等待的态度。一是期望自己可以得到更优惠的价格,二是期待更大的降价潮。汽车市场的终端降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降价车型和降价幅度各不相同。根据联合汽车交易市场对40家经销商的统计结果,月份共销售3033辆,总销售额为4.83亿元。与上月相比大致持平,乘用车729辆,占联合市场总销量的24%;其中进口轿车278辆,占联合市场总销量的9%;货车228辆,占联合市场总销售量的7%;国产轿车1798辆,占联合市场总销量的59%。
    从6月份的销量看,消费者大多已接受私牌价格飞升的事实,并且在理性消费的边缘徘徊。微车和紧凑型车市场依旧攀升,而对于中型家庭型轿车以及新型轿车,消费者大多处于观望态度。大众品牌系列的销量依然领先。6月所有车销量均如预测,与往年一样呈现淡季现象,艳阳高照的6月在沉默中度过。


六月上海车市:波澜不惊 我行我素
    相比较惨淡的全国汽车销售状况,上海车市由于受到总量控制的因素影响,显示出其不同于其它市场的特色。据车管所的数据,在上海新上牌和老牌照换新车的国产轿车共6505辆。从上表可以看出,上海车市的主力军依然是平均价格在15万元以上的中高级和中级车,而价位偏低的普及型和微型车由于受到牌照费用的影响依然表现不佳。
    在上海的中级车市场,本土两大厂商大众、通用的主力车型桑塔纳3000和别克凯越占据绝对的市场地位,两者以1500多辆的上牌量稳居市场前两名,合计份额达到63%,成为中级车市场的第一集团军。特别是凯越,相比较5月份,这款被上海通用在价格策略、市场拓展上发挥到极至的车型以70%的增长率再次成为国产轿车的增长冠军。这一区间的消费者最为成熟、理性的消费观念使得在性价比、售后服务等方面占据优势的两大本土车型受益匪浅。而北京现代的伊兰特和一汽丰田的花冠两大北方车型合力占有中级车市场近16%的份额,这一成绩在竞争可谓惨烈的中级车市场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普及型轿车市场上依然是本土车型的天下,桑塔纳、POLO、别克赛欧三款车分别占据前三位,并且以将近90%的市场份额让其它车型汗颜。而在微型车市场,广州本田的飞度独占鳌头,市场占有率达到28%,后面依次是长安-奥拓、高尔、奇瑞QQ、菲亚特。
    纵观今年以来的上海车市,由于其特殊的总量控制政策,所以上海市场表现出一贯的脱离全国市场走势、我行我素的特色。但是在其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某些符合市场规律的表现,比如,中级车市场份额的逐渐扩大就显示出上海消费者成熟、理性的一面。当然这也与各大厂商在这一领域的苦心经营是分不开的。在全国汽车市场普遍陷入调整的今天,厂商、经销商、消费者似乎都应该好好的反思反思,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迎接新一轮车市的高潮。

四 联合市场分析
    进入六月,上海天气就好像小孩子的脸,捉摸不定,一会儿放晴,一会下雨。由于天气炎热,外出人少,市场人气低迷,冷冷清清的销售大厅,偶尔有一两位顾客进来看看车。老天雨水充沛,汽车经销商就头疼了。许多汽车市场是看天吃饭,天气好时市场的顾客也多,三五成群,一家大小赶集般的高兴来市场看车,天气不好市场就冷落,谁愿意冒倾盆大雨光顾汽车市场?往年六月是淡季,今年更不例外,所以这一段日子有一些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市场上打折的“优惠”也就屡见不鲜了。面对淡市和价格竞争,销售商们也心急如焚,毕竟车比往时少卖了,但房租、电费、人工及各种费用还是要照常支付的。
    据某些经销店销售员说,他们是在近几天接到降价通知的。不过这些正式的降价并不会对前一段时期购车用户有什么大的影响,也就是不会有什么“吃亏”,因为前一段时期轿车都有优惠,目前都有现货供应,只是以前的优惠项目一概取消,售价按照新价格执行,包括06款车都是实行同样的价格。
六月车市“降”字主打 降幅惊人波及各级车型 
     六月份是传统的汽车销售淡季,几款重量级新车的出世打破了平静局面。无论是给同门新车型让路,还是迎战新车型的冲击,或是销量大好情况下回馈客户,六月份车市还是降字为主。这个金字招牌虽然好用,但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经销商纷纷打起服务牌,以各种贴心的服务活动打动新老顾客。从追求销售数量到完善服务质量,是一种车市回归理性的体现。                     
     中级、中高级车是降价“重灾区”,六月份的降价潮来势汹涌,从A级车到C级车全部都在降,降幅从千元至万元不等。三厢凯越的现金优惠由1万元提高到1.3万元,超过万元的降幅带动了一定销量。为了迎战即将上市的一汽大众迈腾,07款领驭优惠有所增加,由万元以内的优惠增加到最高1.2万元的优惠。三厢轿车思迪主打中级车市场,目前价格优惠达1.5万元,价格降至十万以下。销量看好的车型也放下架子采取优惠措施,可见车市竞争的激烈和降价的影响。 
     “降”字说来容易,但经销商们的让利总归有个底线,亏本的买卖谁都不会做。更多的经销商在淡季推出车友活动以及推出新的售后服务项目,体验营销手法日益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