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房车是一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08-05-26 00:00:00

上海国际房车工业展览会侧记

  5月16日,上海东亚展览馆。一个小型的国际房车工业展吸引着中美房车工业专家的眼球。美国房车工业协会会长库恩、美国驻沪商务领事高大伟、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国普、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忠德都在三天的展事活动中忙得不亦乐乎:观摩、洽谈、论坛一个接着一个。给人们总体印象:这是一个高规格、高专业的小型展览会。

  也许人们还沉浸在汶川大地震的惨境不能自拔,展会在一个简朴的不能再简朴的仪式后开始了。在一辆VOLVO移动办公室房车里,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忠德仔细地观摩着车内车外:强悍的车身、完备的内装、舒适的会议室,车上电视是开着的,电视里正播放着温总理在地震简易棚里艰苦的现场指挥镜头。陈忠德感慨了:如果地震现场有这样的“移动办公车”该多好啊!通过这次灾难,我们也应该看到房车工业虽然在中国刚刚起步,但是一定要贴近市场需求,找准目标市场,起步走啊!陈忠德对美国房车工业协会会长库恩先生说,今年6月份,上海市政府将与行业协会有一个沟通会议,我们协会将把“发展房车产业”作为一个提案,向政府提出我们的建议。

  小型的展览场地上,停放的各种款式的房车向参观者灌输着这么个理念:房车是一种生活方式。

  美国房车工业协会会长库恩向中国同行介绍到,在美国房车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居家、旅游、办公、抢险、救灾无一场合不用到房车。他说了这么一个统计数字:在美国每12个有车家庭中就有一辆房车。美国人喜欢备大车、大吉普、大SUV,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让它作为房车的拖头的。库恩说:美国房车工业协会现有560多家会员企业,分布在北美洲,年销售量是35万辆房车,其中85%是拖挂房车。因此,美国房车工业已经是汽车工业的一个强档门类。

  然而,美国的生活方式也不是人人可以学得来的。中国房车工业不能照搬美国的“生活方式”,立足点不同,发展方向也应该有异。我国房车属于刚起步阶段,据《2006年全国专用汽车产销量分车型构成》统计情况看,真正意义上的住宿车仅有130辆,其中中型住宿车112辆,轻型住宿车18辆。从全国的态势看,房车的生产还处在摸索和试点阶段,基本上还没有出现大批量或专门生产房车的厂商。对房车的经营也处在试生产和试销售阶段,市场还没有完全启动,利润回报很不稳定。在国际销售市场上,旅游房车将西方国家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带到了中国。分析国内外的目标市场,买房车的用户来自于政府部门、企业集团和个人三方面。我国房车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这将吸引很多企业陆续加入到生产经营房车这个行列中来。因此,陈忠德在这次与美国房车协会交流中表示,房车与我国厢式专用汽车企业生产的专用改装汽车产品相似、工艺相近,并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在世界上也有明显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产品属于高科技项目。瞄准该项目进行开发制作,适应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将为我国出口创汇作出贡献。房车是一种新兴的工业化产品,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需求。在房车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加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力度,重视营地建设,占领技术制高点,以促进我国房车业的发展。

  其实,这次美国朋友给中国灌输的“房车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对中国同行来说,中国有自己的实践心得。中国的现实情况,还不可能是一个休闲的时代,我们理解房车可能更广义:与房车类同的客厢式专用车如救护车、防疫车、献血车、化验车、餐车、淋浴车、指挥车、运钞车等等都是广义的房车。即,客车类专用车。因此,说房车是一种生活方式,国人的理解是生活和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国人往往工作第一、生活第二,有时甚至将工作和个人私生活混淆,这种意识决定了我们的房车的存在现实:鲜有纯粹意义上的休闲房车。市场前景是乎不明朗。

  可是,我们从狭义的市场消费群体来分析:用不了多久,中国市场会有狭义房车的一脉。越是发展中地区,越会产生追求高消费的需求,S级的奔驰、劳斯莱斯、本特勒、捷豹等顶级车在中国大陆还是抢手的。总有一些绅士在孜孜以求的追求发达国家对我们灌输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无奈,也是市场铁律。因此,正如这次房车展上专家所言:重要的是要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房车行业标准、重视旅游营地建设,将房车市场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况且,国内专用车改装车企业可以视野更宽一点,放眼世界市场。房车产业是一个个性化很强的产业,又是一个劳动和技术都密集型的产业,适宜多品种、小批量、高附加值的组织生产,对我们增加就业率也不失是一个有前景的产业。不是说美国85%房车是拖挂车厢吗?说白了,所谓拖挂车厢就是在车厢的空间里做房屋装潢。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