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目前汽车企业产能扩张并不一定引发过剩
发布时间:2009-08-05 00:00:00

  近日东风日产表示,将投资 50 亿在广州建立新工厂,新工厂计划于 2012 年建成投产,最大产能将达至 24 万辆,连同现花都年产 36 万辆的生产能力,东风日产在花都的产能将增至 60 万辆,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新工厂建成后,东风日产将形成 70 万辆的年产能。

  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渐复苏与好转,再加上 2009 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较大幅度地增长。不仅东风日产,目前国内众多汽车企业选择了产能扩张。

表:近期汽车企业产能扩张情况

方式

车企

扩张的产能

新基地

长安

新建重庆鱼嘴新基地在 2012 年将达 30 万产能。

天津一汽

2010 年第三工厂竣工投产,预计最终产能为 15 万辆。而整个天津一汽的总产能将达到 40 万辆。

奥迪中国

2009 年新生产线投产,年产能 10 万辆。

东风日产

预计 2012 年新工厂建成后,产能将达到 24 万辆

改造生产线

一汽丰田

从 2009 年 6 月份起将产能提到了每月近 40000 辆的销售量。

宝马中国

在中国的产能将从之前的 3 万辆提升到 4 万辆

北京奔驰

对原有生产克莱斯勒轿车的旧工厂和生产线的改造,将产能从目前的 2.5 万辆提高至 8 万辆。

上海大众

通过提升生产线能力将南京工厂产能扩产至 30 万辆。

扩建

长安

将原有河北基地扩建,预计在 2012 年产能将提升 30 万辆;自主基地轿车 40 万辆扩能也已经启动。

上汽通用五菱

总产能扩至 90 万辆。

长城

预计在 2010 年将在天津建设出口基地,分 3 期需 3 - 5 年建设,初期产能为 10 万辆。

一汽大众

计划 2011 年成都工厂产能扩产至 20 万辆。

东风本田

武汉工厂产能扩至 20 万辆。

广汽丰田

第二工厂产能扩至 36 万辆。

  数据来源:盖世汽车网 安邦整理

  我们认为, 2009 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刺激,是这一轮扩张的主要动力。汽车市场人士分析, 2009 年来,在不景气的全球车市中,中国市场却一枝独秀。谁在中国市场取得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做到领先一筹。因此,这一轮的扩产逻辑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丰田汽车公司中国事务所的总代表服部悦雄近日在中国进口汽车企业战略发展高层峰会上发言时说, 2009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消费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大众集团日前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销量成绩: 1 - 6 月,大众集团共销售车辆 310.03 万辆,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 65.22 万辆,德国本土销售了 63.19 万辆。这意味着,中国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大众这家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在全球的最大市场。也意味着,在进入中国 25 年后,大众成为首个在中国升级为其全球第一大市场的跨国汽车集团。

  而正是中国车市持续看好的市场前景,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外汽车厂家在中国的增产热情。根据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5 年中期事业计划( 2008 - 2012 年), 2012 年东风日产的销售目标是 55 万辆,而非此次产能扩张所达到的 70 万辆。根本原因仍然指向日产全球其他市场的糟糕表现, 2009 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上升 19% ,全球汽车市场出现 23% 的跌幅,日产汽车尤为依赖的美国、日本本土跌幅更大。因此东风日产一改之前的规划,大幅提高在中国市场的产能。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表示,汽车厂家应对此轮扩产保持谨慎态度,否则汽车行业很有可能出现 2004 年市场低潮后的产能过剩状况。 2004 年汽车市场急剧萎缩后,此后两年间国内汽车产能的总体“放空率”保持在 30% 左右,汽车产业也一度被国家有关部门纳入产能过剩行业而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整治。

  事实上,根据各车企已经公布的规划,到 2010 年,国内 14 家主流汽车企业的产能储备之和高达已 1582 万辆,而 2009 年,据中汽协预测,我国汽车产业全年的总销量将在 1100 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年销售量尚不足 1000 万辆。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或许在 2010 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再次面临产能过剩的困挠。

  不过我们认为,虽然目前车企扩张速度较快,但是在中国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下,新建产能的行为将越来越少,车企扩大产能的方式将更多的采用并购或者提高生产效率等柔性生产方式来完成。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出现类似 2005 、 2006 年的产能放空的可能性不大。

来源:安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