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国际油价小幅反弹短期有望企稳
发布时间:2009-10-13 00:00:00

  受纽约股市连涨多日的带动,投资者从最新的财报和经济数据中获得了更多信心,近日国际油价小幅上扬。

  10月9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于每桶71.77美元,比前一交易日小幅上涨8美分,盘中最高涨至72.24美元。伦敦北海布伦特11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3美分,收于每桶70美元。

  从过去几个月的整体情况看,国际油价一直相当稳定。这是因为市场仍然忧虑全球经济复苏的新芽也许尚显脆弱。普氏高级石油分析师琳达·拉菲尔德将油价的“区间波动”趋势归因于两股对立力量的平衡:美元走软导致油价看涨,而美国石油需求持续疲软又拉低油价。

  此前,因美联储主席称一旦经济恢复将会收紧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汇率上涨,油价曾一度下跌。根据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能源情报署10月7日发布的每周库存报告,在截至10月2日的一周里,美国成品油商业库存全面上扬,其中汽油库存增加290万桶。消息发布后,油价走势随即掉头向下。尽管该报告同时显示原油库存意外下降,但仍不足以阻止油价下挫。

  10月8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下跌至今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也是近5周以来该数据的第四次下降,预示着美国就业市场正在缓慢好转。在此消息激励下,国际油价升势明显。

  近年来,股市指数和美元走势已变得与大宗商品价格高度相关。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股指、美元走势及投机资金的热情参与对油价的影响更为直接。分析人士认为,深层次因素主要在于市场供需情况。

  国际能源署在10月9日发布的最新月度报告中预测,明年世界石油日需求为8610万桶,比上次预测上调了35万桶。该机构还预测,今年世界石油日需求将比去年下降170万桶,至8460万桶,比上次预测上调了20万桶。国际能源署称,亚洲和北美地区的需求上升是预测上调的主要原因。但国际能源署总干事田中伸男日前称,从短期看,目前的价格水准正影响供需平衡,但并不意味着需求出现了强劲回升。

  经济低迷导致需求减少以及内部减产协议,是2009年欧佩克产量较往年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然而,截至2009年8月,欧佩克原油日产量持续5个月增长。虽然屡次承诺将加强减产纪律,但部分成员国仍在擅自增产。据统计,9月份除伊拉克以外的11个欧佩克成员国原油日产量增加17万桶,至2642万桶,比其2484.5万桶的产量目标高158万桶。

  以美国9月初的劳工节为节点,夏季驾车高峰季节正式结束,而取暖油需求季节要在11月份到来,9月、10月成为需求空挡期。库存一直是影响油价短期走势关键数据。综合近期库存数据看,目前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处于两个消费旺季之间的过渡期,预计在近几周该国石油库存数据不太乐观,这将对原油市场形成打压,油价短期内上行空间不会太大。但连续下跌后也基本释放了市场对于需求减弱的忧虑心态,再次继续大幅回调的可能性不大。

来源: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