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工信部召集车企征意见 汽车产业政策或重大调整
发布时间:2009-12-17 00:00:00

  记者获悉,工信部产业司日前召集几大汽车集团负责人赴京,征求对《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修订稿的意见。该修订稿较现行版有大幅调整,将于2010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据知情人士透露,修订稿出现诸多变化。首先,指明工信部作为汽车行业主管部门的地位和职能。以投资管理权为例,修订稿指出,汽车业需要备案的投资项目中,现有汽车、农用运输车和车用发动机生产企业自筹资金扩大同类别产品的产能、增加品种,要向工信部和发改委备案,具体包括异地新建同类别产品的非独立法人生产单位;投资生产摩托车及其发动机的项目等。如投资生产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摩托车的零部件项目,则需向省级政府工业主管部门备案。而在现行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所有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均由国家发改委掌握。

  其次,修订稿调整或明确了一些发展目标,诸如鼓励以自主品牌轿车为首的汽车出口、鼓励新能汽车发展、鼓励兼并重组以优化产能结构。根据修订稿,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将达到国内汽车市场50%的份额,其中自主品牌轿车约占国内汽车市场40%。此外,大型骨干汽车企业海外销量需占其总销量的20%。而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将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

  修订稿还特别强调了引进海外人才的具体数量目标。

  关于新能源汽车,修订稿中指出,在新建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总成和基础材料的合资企业里,中方股东持股比例不应低于50%。

  据媒体报道,“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务院,预计2010年3月份正式颁布。国家有关部门也将在2010年推出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五项配套措施。此规划的出炉与国家整体减排目标公布的时间十分契合,汽车行业或将再次成为新能源战略的“排头兵”。

  对此,韩文科认为,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是一贯的,所以是一个平稳的过程,“各个国家把它当一个赛车竞赛一样竞争,因为全球化的规模在不断发生变化,投资的机会很多,所以产生了很多变化,比如说国家的产业政策,还有一些政策没有出台,处于一个完善的过程。”

  而早在今年3月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已经对发展新能源汽车制定了大致目标,未来三年,中国将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产能。按照规划,到2012年,新生产汽车中将有10%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因此,有新能源汽车业内专家预计,三年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值有望达到5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事实上,为了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美国、日本等国家政府采取减免购置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措施,鼓励消费者优先购买新能源汽车。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被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认为是撬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点。

  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企业把缺乏政府支持及优惠政策当成在新能源汽车上只研发不投产的借口。据工信部统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现在有34家企业的91个整车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生产能力和局部区域的商业化示范运营,累计投入运营车辆超过500辆,运营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但是目前只有比亚迪等极少数汽车企业向市场推出了量产车型。

  多数整车企业甚至零部件制造厂商希望在明年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政府能够加大在财政补贴方面的力度,但从政府层面看,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现在政策到底补多少,税收优惠多少,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政府制定政策的终极目标是要建成一个市场经济的市场,现在可能要一步步地完善。”韩文科表示。

  此前也有发改委官员对政府动用国家财政补贴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表示担忧,认为补贴小部分群体恐将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汽车购税的功能是支持修路,轻易减少没有道理,另一方面财政能不能出资补贴,要面临一个社会问题,还有那么多贫困人群需要政府补贴,能够买汽车的人相对比较富裕,政府是不是有必要给予补贴?”发改委官员表示。

来源: 新浪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