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融的正道汽车正在预设的轨道上快速前进,在落实了资金问题、公司注册、管理层以及核心汽车零部件的采购等环节之后,日前正道汽车与意大利乔治亚罗领衔的设计公司在美国签订了关于整车研发设计的协议,其合作内容包括十款混合动力车型,涵盖了汽车领域的多个细分市场。
据透露,正道的新能源汽车(混动)项目将在2013年开始投产,年产能30万台,至2018年全部建成后其生产规模将达到年产300万辆。
按照仰融雄心勃勃的计划,或许这还只是个开始。仰融在美国建厂造车,除了他自身的问题,更在于看中了美国汽车产业在衰落后给新兴企业留出的机会;而选择新能源汽车更具有远见卓识,虽然不是新能源汽车的发端之地,但是这里是最适合新能源汽车落地生根的沃土,与其他国家相比,经历了燃油阵痛的美国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新能源汽车,美国、日本的一些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已经有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基础,再加上美国政府对此积极扶持,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吸引着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商纷纷赴美投资新能源汽车建设。
当然,那么多的厂商热衷于新能源汽车项目,但是美国市场暂时还没有那么大的消化能力,每年的需求大约在二三十万辆,只相当于正道混合动力汽车工厂一年的产能,日本丰田的普锐斯只一款车就占到了二分之一。正道要想谋求更大的快速发展,最迫切的是先在美国市场立足,然后把目光转向海外,开拓欧洲、东南亚特别是中国的市场。这个是问题是无须质疑的,仰融 will be back 。
说到这里,仰融必须要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来自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阻击。很多人对仰融的造车前途持乐观态度,但笔者不以为然。在北美,除了考虑如何赶超日本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还要从积极发展该项目的美国本土企业中胜出,更不能忽视来自中国的汽车制造商的威胁。最能反映这一问题的就是本届北美车展,新能源汽车是备受瞩目的焦点,各大厂商都展出了多款新能源样车,中国的比亚迪已经连续多次参展,带去了三款新能源汽车,而挂着正道牌子的却只有一款。在北美,比亚迪同样并不担心资金问题,由股神巴菲特罩着,其抢占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是志在必得。
而在中国市场,正道汽车想来淘金也并非易事,即使仰融解决了自身经济问题的困扰,当前国内轰轰烈烈大干快上新能源汽车的热潮也极易将其淹没,同样他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和本土企业的围剿。不仅是新能源汽车,传统的燃料汽车也一样。
不过,仰融的正道汽车聘请乔治亚罗设计新产品的做法倒是值得称赞,尽管大师级设计并不一定能够决定产品的前景,但是这种从头做起、全新开发的方式是本土汽车企业所不能比的。中国的厂商学习的是丰田普锐斯的一套,即旧瓶装新酒,给老车型换心,其不利之处在于无法满足消费者追新逐异的心理,较高的价格因素也是抑制消费的一个问题。正道的新能源汽车采用全新设计,投入上会大一些,但反映在成本上会有所控制,而且正道进入中国市场一定不会排斥使用低价策略。
仰融造车对中国汽车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相信每一个本土汽车制造商都不愿意听到这样的消息。到底谁能断了谁的路,谁能把谁干下去,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令人感到振奋的。
来源: 新浪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