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一揽子扶持政策将于7月上报国务院审议,如审议通过,最快年内有望实施。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是推进产业发展的三大关键内容。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国家对我们的要求是规划既要积极引导地方和社会投资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又要防止一哄而起,造成低水平、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针对6月1日刚发布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等补贴细则,张相木坦言,“这一政策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但是要完全实现新能源汽车逐步的产业化,光这点政策是不够的。整个节能新能源汽车的工作需要按照国家的战略组织国家队。”
“考虑到先进动力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尚需要较长时间,近期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张相木表示。
张相木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化工作需要加快推进。“标准有时候就是技术门槛,弄得不好就成了技术壁垒,这对我们的发展是不利的。”他说,在标准化方面中国的工作并不落后,但是我们现在缺乏意识,而日本等国的意识比较强,他们已经在申请把自己的标准作为国际标准,所以我们和国标委也希望加快进程。目前,全球都在抢标准,知识产权的竞争是“新圈地运动”,谁先做出产业标准,谁就掌握话语权。
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也透露出以电动车为主攻方向。6月1日出台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中,给予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的补贴高达5万元至6万元,指引性非常明确。而早在2009年3月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特别强调,电动车到2011年要形成50万辆产能的近期目标。据了解,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成本占电动车整车成本的30%至5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说,中国汽车T10企业已达成一致共识,我国应把纯电动汽车作为发展方向和科技攻关的重点,通过局部应用占领技术制高点;全面推进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努力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系统及零部件工程化技术,促进各项电动部件的应用,为纯电动汽车全面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把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加强有关技术的攻关和产品研发。
T10企业将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拟定详细的共同行动方案。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中国汽车协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陈全世也表示,“我们现在应该有一个共识,电动车是我们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