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五菱内部正在商谈股权转让的事情,但没法告诉你确切消息。”五菱集团投资部人士告诉记者,五菱是国有企业,届时股权转让的决定会按广西区政府的意见走,这暗示着五菱股权转让已经箭在弦上。
7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中级车自主品牌宝骏正式面世,也暗示着通用增持上汽通用五菱股权的进程几近尾声。“如果柳州的合作伙伴愿意将其持有的股份转让给我们,我们将非常乐意!”当天,通用中国总裁甘文维充满期待的回答显得胸有成竹。
通用增持股权的筹码,除了落户柳州的中级车项目,还得益于上汽集团的支持。在2009年上海汽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总裁陈虹曾明确表示,上汽支持通用从广西区政府手中受让上汽通用五菱10%股份。当时,上海汽车以8450万美元现金受让通用中国所持的上海通用1%股权,实现了对上海通用的控股。据了解,上汽对通用的回报之一就是支持通用增持上汽通用五菱股份。
多方股东各怀心思
股权转让如果实现,对股东各方的影响各不相同。
通用汽车终于实现了多年夙愿。2002年之前,通用并没有微车项目,通用负责人瓦格纳为此颇费脑筋。据了解,在某次国际车展上,瓦格纳碰到了五菱微车的相关负责人,马上掏出名片交给该负责人期望合资。此后,经过多方洽谈,五菱集团把微车优质资产无偿划拨给上汽通用五菱,而通用得到了上汽通用五菱34%的股权。如今,甘文维要把瓦格纳的梦想发扬光大,通用将顺利获得上汽通用五菱共49%的股权。如此,通用在合资公司话语权和利润分红将显著增加。借此,通用可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并在中国市场和印度市场进一步扎根拓展。
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股权转让,但上汽集团也因此获益匪浅。股权转让后,上汽通用五菱成为上汽和通用的控股公司,上汽实现了对五菱的进一步掌控。如果过两年上汽能购买到五菱微车的品牌,则上汽通用五菱更将成为上汽集团的囊中之物。此外,上汽还因支持通用增持股份,获得了上海通用的控股权,并可以与通用一起进军印度市场。
对上汽通用五菱来说,股权转让似乎也是个好事情。上汽集团和通用都已经明确表示,将继续全力支持上汽通用五菱发展自主乘用车品牌。无论是支持乘用车品牌还是开拓印度市场,对上汽通用五菱的内部员工来说都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股权转让之后,上汽通用五菱可能迎来更大的发展,而内部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出国培训机会也会水涨船高。
对广西区政府来说,股权转让从目前来看还是一场豪赌。如果落户柳州的中级车项目能够旗开得胜顺利发展,则会给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税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发展。如果中级车项目发展遇阻,则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损失股权分红,也无法实现借中级车项目发展地方经济的计划。
在股权转让的进程中,五菱人真切体验了一回“为别人养孩子”的酸楚滋味。当初五菱集团把微车优质资产无偿划拨给合资公司,后来合资公司发展了,又要低价转让股权。不仅丧失了利润分红,还丧失了对五菱微车未来发展的话语权。眼看自己辛辛苦苦培育多年的品牌被别人抱走,无论从感情上还是利益上都难以割舍。
一位五菱人士说得好:“这些年为了上汽通用五菱的发展,五菱人出了人才、资产、经验。最后的结局却是将自己的孩子拱手相让。”
上汽与通用联合掌控五菱微车
尽管股权转让后,上汽通用五菱的前景可能更好。但有一个疑问却让业内人士不解,像广汽本田这样的合资企业都能推出自主品牌,为何上汽通用五菱要以牺牲股权为代价才能推出新乘用车品牌?一位五菱投资部人士表示:“五菱的发动机有1.5升和1.8升版本,技术上完全达到为宝骏品牌做配套的标准。”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方面是由于五菱集团和广西区政府缺少资金和话语权,另一方面是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的联手作梗。通用让出上海通用 1%股权帮助上汽集团获得上海通用的控股权,而作为回报上汽支持通用增持上汽通用五菱的股权,将五菱集团排挤在外。据悉,除此之外,上汽和通用还有其他更多的利益交换。“通用想要股份,广西想要中级车,上汽正好借此机会渔翁得利。”
“去五菱化是上汽集团主要领导的想法,这个想法从一开始合资就存在了。上汽通用五菱刚合资时,上汽的外派人员和通用的外派人员对五菱这边的人都不当回事。”一位五菱内部人士举例说,在零部件供应方面,上汽经常否决五菱集团的零部件供应商,转而采用自己的零配件商,在零配件不够时才回头采用五菱集团的零配件。“为什么舍近求远呢?既有利益的考虑,也有排斥的因素。”
宝骏中级车品牌的推出,也被认为是上汽集团去五菱化的步骤之一。宝骏是上汽通用五菱的自主品牌。此前,上汽通用五菱是上汽、通用和五菱三方持股。但股权转让后,上汽通用五菱主要由上汽和通用掌握股权,相当于是上汽通用的自主品牌,因此理所当然听从上汽和通用的调遣,而五菱则与此关联甚少。
上汽和通用合资多年,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密切,而五菱是合资三方中比较弱势的一方。因此,上汽集团宁愿站在通用一方,以期从通用方面获得更多利益。两者联手挤掉五菱后,可以实现更大的商业利益。一位五菱内部人士表示,两年前,上汽就试图收购五菱品牌,在遭到拒绝后就转变思路,联手通用排挤五菱以获得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