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汽车)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下简称通用汽车)共同宣布,双方将联合开发新一代环保节能动力总成技术,包含高效能小排量系列发动机和干式双离合变速器。
具体而言,双方所关注的发动机包括1-1.5L的紧凑型、轻量化设计的缸内直喷、涡轮增压系列发动机;变速箱包含了与其相匹配的小扭矩干式双离合器,它相对于自动变速箱具有非常舒适的换挡。
据了解,小型涡轮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搭配干式双离合变速器这样的技术组合在中国市场其实并不新鲜,有资料显示大众早在2007年3月就已经在中国发布了其“动力总成战略”——TSI小排量增压直喷汽油机将成主流,并且匹配DSG双离合变速箱,节省超过20%的燃油,降20%以上的排放。目前,大众的TSI+DSG组合已经搭载在高尔夫6、速腾、迈腾、新宝来、朗逸、明锐、昊锐等要车型上。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两者之间的合作模式。
据了解,在合作方式上,双方将采取共同开发的模式。工程研发的工作将由通用汽车和上汽的工程师共同开发完成,在通用底特律总部和上海泛亚技术中心、上汽技术中心共同开展。在大部分技术领域,是双方平摊相应的费用。在研发成果的使用方面,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表示,两家公司将共享新一代动力总成技术的知识产权,上汽和通用的全球产品都可以运用。这一合作意味着上汽与通用之间的合作从在华合资生产销售、共同开发新兴市场后,进一步深入到了技术研发领域,更不寻常的是,第一次,跨国汽车巨头与中国自主品牌企业联手开发汽车动力总成,并在全球范围共享知识产权。
有说法称,其实通用仅凭自身的力量就能够开发出新一代的动力总成。考虑到它已有的1.6升以上涡轮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技术,移植到小排量发动机上并不很难,双离合变速箱的开发也可直接与更专业的博格华纳合作,但是通用还是选择和上汽联手。
对于通用此举,我们认为可以解读为通用希望进一步加强和中方伙伴的关系,以达到其扩大市场的目的。其实在近两年,上汽和通用之间的战略关系变得愈加紧密起来。先是双方合资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被提升为通用全球研发体系的一部分,作为其全球七大研发中心之一,再有上汽和通用双方按照50∶50的股比成立通用上海汽车香港投资公司,以此作为投资与合作平台,并以印度市场为起点,联手拓展亚洲新兴市场。和上汽在技术研发上的合作,一方面对通用在华产品本土化研发有好处,可以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并且可以提高开发速度,降低开发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通用能够给中国各方带来一个好印象,对于通用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布局等或许能带来好处。
而对于上汽而言,此次合作的成果将是共同享受知识产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通过与世界先进的研发力量进行合作,上汽可以提高本土的研发能力,迅速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联手研发相当于为上海汽车自主品牌造了一个国际化的中国芯,上海汽车自主品牌定位于中高端,且将出口至欧美国家。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国际尖端技术作后盾,尤其是动力总成技术。但这些技术是无法买来的,如果仅依靠上海汽车或上汽集团独立研发,时间长、投入大,很可能错过一些市场机会。
上汽和通用的合作除了给双方带来利好之外,我们认为,此次上汽和通用的合作模式或将成为一个信号,对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合资双方的合作模式带来一定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