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联盟形式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或不利
发布时间:2010-09-01 14:10:59

 

近期,有多条关于新能源汽车联盟的消息,短时间内,国内新能源汽车联盟呈“扎堆”成立的景象。
8月28日,由IBM﹑美国伊顿公司和福田汽车等中外企业组成的“可持续新能源国际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据悉,该联盟目前共有6家企业加入,成员企业包括国内的福田汽车、大洋电机、中信国安盟固利,以及IBM、AECOM和伊顿公司这3家外企。这是国内首个打破地域局限的新能源汽车联盟。
8月20日,“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成立,据了解,本次大会由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同时以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主体,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全省24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成。
8月18日,16家央企在国资委的牵头下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这16家央企分三组,第一组是包括一汽、东风、长安等在内的整车组;第二组是电池组;第三组是能源供给和服务组,包括国家电网、中海油、中石化等在内,承担充电站建设等。
再加上此前由中国汽车行业协会牵头组织的由10家整车企业参与的中国汽车行业T10电动汽车联盟,以及各个地方上组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建立联盟来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不少汽车企业和政府机构等选择的方式。但是我们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方式或成效甚微。
以“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为例,而在16家入围的电动车“国家队”成员中,负责整车业务的有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和长安集团,可谓占尽政策和资源等各方面优势。但是事实上,三家汽车集团也都有各自雄心勃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其中,东风集团计划未来5年投资30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长安集团计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要占其总销量的30%,而一汽集团则将技术主攻的方向瞄准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并将混合动力系统商品化量产的时间表锁定在2012年。可见,“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必须能够在三者的发展规划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否则无法协调这三家整车企业。
除了在发展目标上不一致外,从2009年的销量看,一汽集团共销售194万辆,东风集团189.8万辆,长安集团186.3万辆,在1364万辆的全国汽车总销量中,仅上述三家央企就占了40%左右。按这个比例估算,2020年全国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规划中,三家央企要承担200万辆左右的销量。照此标准衡量,三家央企要实现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目标并不容易。
而“可持续新能源国际联盟”虽然是企业之间的自主行为并且具有一定的跨国色彩,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由国内外6家企业组建的新能源汽车联盟实际上是福田汽车与自身供货商的一种联合。福田汽车与伊顿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等在该联盟成立前,就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如福田汽车生产的混合动力客车大都采用伊顿公司提供的动力总成,而整车的动力电池则主要由中信国安盟固利提供。显然成立该联盟最直接的目标可能就是进一步深化联盟内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与福田汽车合作。这种纵向整合式的企业实际上还是处在一种单打独斗的状态下,这种联盟更像是企业间的一项业务联合,对行业的影响非常有限。

其实任何一个联盟要想取得领先,他们的产品也还要拿到市场上靠最终消费者来加以检验。市场对出自哪个联盟的产品都是一视同仁的,使用过程中是不分哪个队的。回到传统汽车领域。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容量的增大,整体市场化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除少量政府采购和出租车等市场外,在市场上已经几乎看不出使用产品的地域特征和企业背景,更不用说汽车产品还有什么组织印记。因此,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要打破联盟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