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堪称电动汽车全球推广元年。通用雪佛兰沃蓝达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日产聆风纯电动汽车上市,宣告电动汽车开始进入普通百姓生活。
与以往电动汽车仅面向特定用户租赁、销售不同,一般消费者也能订购这两款车型。这一下子拉近了普通人与新能源汽车的距离。聆风上市前在日本的预约订购量约为6000辆,在美国的订购量则达到约2万辆。其中,普通用户的预约订购量方面,日本约占一半,美国占一半以上。也就是说,1.3万多辆聆风的购买者是普通用户。通用原计划2011年和2012年分别生产1万和3万辆沃蓝达。然而,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该公司打算在两年内多生产3.5万辆。
聆风、沃蓝达能进入大批普通消费者购车考虑范围,与日产、通用前期周详的准备和营销推广工作不无关联。从首次展出量产车型,到宣布上市计划、接受预定,再到公开价格、正式上市,两家汽车企业在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它们在全球大大小小的车展上展示这两款电动汽车,并不断强调其技术先进性和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到正式上市之日,聆风、沃蓝达已在大多数消费者心中树立起这样的形象:技术领先、绿色环保。如果消费者愿意,很容易就能订购到这样的产品,而且售后服务很有保障。
跨国公司推广电动汽车尽心竭力,说明它们是下定决心要推广新能源汽车。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国内汽车厂家发展电动汽车的“疯狂”举动。某些企业不是为了推广节能车型,只是打着幌子赚吆喝。我国政府虽极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普及,但如果企业仍不肯下力气做实事,电动汽车进入百姓生活,只能是虚幻的愿望。
2011年我最关注的零部件供应商———博世
博世与三星合资建立的韩国蔚山工厂已于2010年11月投产锂离子电池。到2015年,这家工厂电池年产量可足够18万辆电动汽车使用。目前,该厂已与宝马达成合作协议。传统汽车零部件巨头投身电池产业,电动汽车时代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