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两会”的逐渐临近,委员们的提案开始被广泛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韩,除了准备中的新能源汽车提案,赵韩也就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新能源汽车在过去的1年里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也取得了一批可圈可点的成果。赵韩认为国家应该继续加大投入,保持政策支持力度。在政策方面,虽然工信部牵头制定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科技部牵头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均已制定完成,但由于业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准确路线以及相关标准和措施依旧存在分歧,所以正式发布一再推迟。针对当前这种情况,赵韩表示,国家应尽快明确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方向,选择一条能够有助于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路径。
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赵韩也有深刻的看法。在赵韩看来,自主品牌车企汽车近年来取得一定的发展,但现今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也更大。之前合资品牌汽车定位在中高端,并未与自主品牌贴身厮杀,彼此相安无事;如今众多合资品牌纷纷发力A级车市场,已经对自主品牌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成什么样,能否实现突围,关键就在‘十二五’这几年。”赵韩认为,自主品牌汽车在“十二五”期间应有所作为。
日前透露的汽车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有一项目标: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国内份额超过40%。赵韩对此表示,自主品牌要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但更需要企业练好“内功”。以安徽汽车工业为例,一无雄厚的基础,二无国家大规模的投入,却涌现出了奇瑞、江淮、华菱等一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这其中除去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自身的拼搏也有值得其他车企学习交流之处。
赵韩同时指出,虽然我国部分大城市出台了限制汽车购买和使用的政策,但是二三线城市的需求已经被挖掘出来。考虑到我国的人口和汽车保有量,限购大体上不会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而对自主品牌车企来说,这或许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