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大融合时代。
首先是合资企业干自主。广本在三年前第一个“吃螃蟹”,推出自主品牌“理念”;上汽通用五菱在去年发布其自主品牌“宝骏”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每年推出一款产品;紧随其后的是东风日产,在其第200万辆汽车下线的同时发布自主品牌“启辰”。
有人说,合资企业涉足自主品牌,开启了后合资时代的大门,对全面提升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有益。也有人说,这是“作秀”、“闹剧”,是外方追逐利益的新手段。无论怎样,合资企业干自主已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现在,自主品牌车企也迈开了融合的脚步,与跨国公司融合,与国外品牌融合。在最近的中外合资合作传闻中,自主品牌企业成为众人关注的主角。
■ 自主品牌车企 纷纷成合资合作传闻主角
尽管参与中外合资合作的传闻尚未确定,但自主品牌企业似乎正在进入跨国公司的视野,被选为颇具竞争力的在华合资对象。
最近,斯巴鲁终止与北汽“恋爱关系”,转投奇瑞的传闻不胫而走。斯巴鲁在中国寻求合资伙伴的消息再次成为业界热炒的话题。
2月23日,记者致电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询问选择合资对象一事的进展情况,得到的答复是:“目前斯巴鲁尚未正式确定合资对象。日本母公司富士重工确实正在与中国多家汽车企业就合资问题进行接触,所以传出斯巴鲁和任何一家中国汽车企业合资的消息都不意外。”当问及斯巴鲁与奇瑞接触的进展情况时,该人士表示并不方便透露具体信息。但很明显,在合资的问题上,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已经受到来自斯巴鲁的全面关注。
尽管斯巴鲁的合资对象仍未最终确定,但细数去年以来与斯巴鲁传出合资绯闻的对象不难发现,其中除了有一汽、上汽、北汽等大集团外,力帆、奇瑞这样的自主品牌企业也位列其中。
日前,印度塔塔汽车一行人员就路虎合资一事到长城汽车进行实地考察的消息,得到了长城汽车内部人员的证实。据悉,在此之前,路虎也与奇瑞、江铃、长丰等企业进行过接洽。在这些绯闻主角中,自主品牌企业同样十分显眼。
■ 姓“自”还是姓“合” 不再泾渭分明?
建设自主品牌与合资合作这两条原本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在融合的大背景下,进入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那么,到底姓“自”还是姓“合”还重要吗?
“中国汽车工业只有两条路:一是合资合作,二是走自主品牌道路。”6年前,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曾这样说;12年前,成立之初的奇瑞拒绝了多家国际汽车巨头提出的合资意愿。奇瑞由此坚定地走上自主之路。
但记者了解到,在合资合作方面,自主品牌车企依然态度谨慎。长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曾对记者表示,对于传闻中整车方面的合资合作,长城不会拿出太多精力,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发展和强化自主品牌上。对于发展自主品牌,长城态度坚定,对于进行合资合作,长城的态度更多地是谨慎。
“长城在坚持独立自主、发展自主品牌的同时,并不是闷头造车。现在长城和全球40多家知名企业在关键零部件、车身设计等领域都展开了技术合作。虽然目前还没有进行整车方面的合资合作,但大门是敞开的,关键是要选择优势互补的企业进行合作。”长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商玉贵说。
■ 自主品牌车企参与合资 坚持发展自主品牌才是正途
实际上,目前,国内多家自主品牌车企都与跨国公司进行着形式多样的相关技术合作,一辆自主品牌汽车的诞生,融汇了全球资源。但自主品牌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整车制造方面的合资合作并不多见。
华晨与宝马的合资是个例子。从华晨宝马的实践来看,自主品牌车企参与合资正面作用是突出的。由于国产宝马汽车的热销,华晨宝马对整个华晨集团的贡献有目共睹。除此之外,对华晨自主品牌的质量控制、品质提升等方面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中华品牌的首任外籍总经理阿茨勒,就是原华晨宝马负责生产的副总裁,在品质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那么,奇瑞和长城如果真的与斯巴鲁、路虎或其他跨国公司实现了合资合作,又将会为双方带来什么?
选择合资合作,似乎是自主品牌提升品牌形象的一条捷径。但也有人悲观地认为,自主品牌车企与跨国公司合资,这可能成为继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之后,本土自主品牌车企的又一次沦陷。
去年,奇瑞制定了冲击高端市场的战略,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目前包括奇瑞在内的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在品牌溢价能力方面仍与合资品牌存在差距,因此大多数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基本上在低端市场徘徊。商玉贵也坦言,作为民营自主品牌车企,长城多年来维持了无贷款、无负债、盈利水平较高的良性发展状态,但目前缺乏的就是品牌价值的提升。提升品牌形象是自主品牌车企参与合资合作的主因。
跨国公司将触角伸向自主品牌车企,当然也本着有利于自身的目的。首先,是中国市场的诱惑。以斯巴鲁为例,2010年,其在中国市场实现了5.7万辆的销量,在进口车市场的销量增幅十分明显。随着中国汽车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国产的意义不仅能为斯巴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规模提供便利条件,赚取更多利润则是根本目的。
但对于自主品牌车企而言,如何利用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促进自主品牌的更好发展,才是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与自主品牌车企相比,跨国公司有更成熟的技术、更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更具知名度的品牌,这些都是自主品牌车企可以倚仗的,但如果仅限于靠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赚取更多利润,则大大背离了自主品牌发展的初衷。“抛开长城是否与跨国公司展开合资合作的具体事件不说,自主品牌车企之所以在跨国公司寻求合资合作的过程中被广泛关注,说明自主品牌车企多年来的成长得到了承认,我们的实力已大大增强,有了被关注和猜测的资本。”商玉贵说,“合资合作的目的是双赢,对长城来说,选择合资合作对象的根本宗旨是优势互补,达到1+1>2的效果。而在这其中,强化自主品牌实力更是坚定不变的。在合资的问题上,长城会坚持两点,第一,发展自主品牌仍是主业;第二,合资合作要以长城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