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发展自主核心技术 振兴汽车装备业
发布时间:2011-03-08 10:38:3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机械工业第四研究院副院长柳崇禧先生接受汽车网2011年全国“两会”汽车界高端视频访谈时指出:“自主品牌汽车要着力发展自主核心技术,振兴汽车装备业."

  访谈的一开始柳院长就表示:“汽车装备业对加强中国汽车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装备是现代工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跟汽车工业密不可分。如果没有这些装备、没有这些生产技术,我们不可能造出今天这么多车出来。汽车工业是机械工业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最有代表性的工业,这方面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一直是处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我们也是紧跟世界的潮流,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我们通过装备的发展来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对于高端的汽车装备大部分还要依赖于进口产品这一问题时,柳院长指出:“汽车装备主要分成技术含量很高的发动机生产技术装备,和整车制造的汽车装备,在发动机制造这一块,我们现在进口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有大量的生产线需要从国外进来。但是在整车制造这块,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这样的生产线,目前我们国内的设备完全能够满足中高端汽车的质量要求,事实上载这个行业里,我们的水平已经和世界接轨了。”

  柳院长还说到:“解决汽车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和高污染是迫于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汽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能耗是非常大的,它随之也带来了一定大的污染,尤其是大气的污染,现在怎样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使用一些绿色的材料,来降低污染是我们主要考虑的问题。对于能耗的问题,比如水和空气的循环利用,这一块也有很大的创新的空间。在能源上怎么样提高利用率都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汽车装备业很多是跟技术方面打交道的,柳院长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在这个领域里,具有哪些优势,以及哪些方面还处于劣势:“作为汽车装备来说,我们过去更多的是消化、吸收,这个过程是必须要经过的。如何再创新?这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国内一大批设计院、研究院,包括一些企业,过去十年来、二十年来埋头做工作,百折不挠地努力,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现在我们基本上可以跟国际接轨,但是还是有差距,我们应该在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前我们是跟着别人学习,而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必须要突破,要有自己的东西,这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为此,从国家到企业到地方政府,也在鼓励这种创新,包括一些创新的计划,还有一些政策的支持,包括金融、财政的支持,我们也看到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

  柳院长还讲到,发动机及精密仪器等高端生产技术的缺乏在“十二五期间还不能够完全解决,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我们也希望能看到国内一些在这个领域目前比较领先的企业能够致力于在发动机的制造,包括变速箱的制造,能够有一些新的装备和相应的技术来配套支撑发动机的发展,有些关键的装备技术我们主张可以进口,但是在进口回来以后,我们也希望能够消化吸收,从而促进我们自己在这方面的创新发展。

  柳院长继续说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它将大力缓解现在我们能源消耗大,对环境带来污染大的问题。混合动力车是我们的过渡的方案,纯电动车这一块,通过我国这么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我国“863”以来,在这方面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纯电动汽车里只要解决了电机、电池、电控这三块,我们的电动车也就OK,而电机、电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真正需要我们思考的是电池的续航、维修、充电装置等一系列的问题,实际上我们面临最大的困难还是技术创新问题。”对于产品创新这一块柳院长最后表示一定要投入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我有信心经过这样一个艰苦累积的过程后一定能够比国外企业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