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合资品牌价格下探 看自主品牌如何突围
发布时间:2011-03-17 10:19:00

    全国“两会”已结束,众多针对汽车行业“十二五”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引起我们的思考和总结。“两会”期间,汽车行业人大代表、委员相继坐客汽车网访谈间,聊的最多的话题是挑战,是转型和发展问题。然而,企业如何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应对在新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条件下提升产品竞争力呢?采访过程中,代表、委员都将以提升产品质量,发展以品质为核心竞争力的质量强国。

提升质量 以质量强国参与国际竞争

    有消息称,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五菱、神龙汽车、一汽丰田等合资企业纷纷表示要做自主品牌,且纷纷推出适合二三级市场的低价车参与国内竞争。果真如此,这将给本以低成本、低价格优势的国内自主品牌带来不小的压力,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又将如何面对?

    “我们很快会看到下一步的竞争,就是自主品牌车型在定价上的压力非常明显。”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凤英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自主品牌车型必须要向上走才有出路,不能无限制的走低价路线。王凤英强调说,既要提升品质、提升质量、创新技术,又不能为了价格而牺牲在盈利上的能力。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表示,这种竞争同时给自主品牌带来了机遇,促使自主品牌加快自我转型步伐,不断提升品牌附加值和产品质量。李书福说:“要抓住从快速发展到稳健发展的转型期,提升自主品牌的产品品质。”在李书福看来,“品质”的内涵囊括技术、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售后服务等多方面,是品牌真正的体现。”

    在接受汽车网采访过程中,汽车企业老总纷纷把提升质量纳入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强调说:“我们看重的是质量水平提升,至于行业排名,倒没有太过在意。”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法士特李大开也表示:“未来,我们不但要生产数量众多的产品,更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此外,李大开还建议设立类似“国家科技进步奖”一样的质量奖,来促进国内各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纯济更是把“从重发展速度转向重发展质量”当作中国重汽“十二五”期间的重中之重。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将会发生从量到质的转变,发展速度会放缓,但整体水平会提到进一步提升。汽车行业资深专家陈光祖对建设“强国”有自己的理解,“总体来说,我们要建设‘强国’,不是要挤人家、打人家、威胁人家,我理解的‘强国’应该是中国汽车产业要真正走向国际分工合作体系当中去。”陈光祖说。全国人大代表、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也明确表示:“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感受到了这样的荣誉,我们要坚持不懈的抓质量。质量,是民族尊严的开始。”

重安全 保质量 助力民生工程

    汽车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注意到,校车专用化、汽车召回以及汽车保险制度完善等,涉及汽车质量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两会”代表和委员的关注。

    客车界的人大代表在今年“两会”议案中都提到了校车安全的问题。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董事长李进巅指出,必须加大力度,全力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校车,做到专车专用,禁止普通客车、改装农用车、超期服役车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缺乏安全保障的车辆充当校车来使用。郑州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也表示,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学校周边交通拥堵日益严重,这些社会不和谐因素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大力建设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的效果。据汽车网记者了解,尽管已有《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强制性国家标准可依,但仍然有大量违规校车上路运营。为此,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秘书长裴志浩,在接受汽车网专访时对校车的发展寄予希望:“我希望汽车企业应该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来生产我们的校车,也希望有关部门对校车进行认真地检验、准入等措施,来保证我们的校车符合乘载学生的安全标准。”

    李进巅最后建议说,国家在考虑加大教育扶持力度的同时,应该划拨校车专用经费,制定校车采购补贴、税收减免等相关配套政策,将校车购置款列入教育经费。以政府为主导,实施专款专用,切实提高校车的硬件水平。

    经济领域专家、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在关注投资经济的同时,也关注汽车产业的发展。他说:“汽车质量问题关乎生命,应该高度关注。”近两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很快,但往往容易忽视质量。“‘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到了‘十二五’,规模是次要的,关键是如何关注质量、注重安全。”贺强说,“高速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企业要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