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市场化为汽车业建起“防腐”层
发布时间:2011-03-29 10:20:44

    一起腐败案在汽车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日前,从某跨国公司中国总部传出消息,该公司一名前雇员因涉嫌职务侵占目前已被公安部门控制。

  与其他行业相比,发生在我国汽车行业的腐败案比较少见。尽管不能由此得出汽车行业是一方“净土”的结论,但从涉案人员的级别和涉案金额来看,汽车行业的腐败案显然不能与某些垄断行业的类似案件相提并论。

  ■  汽车行业鲜见的腐败案

  据了解,我国汽车行业此次曝出的腐败案是在2009年东窗事发的。在该跨国公司的内部财务审计中,发现在该雇员经手的某车展项目中,一笔大额合同款项分两次支付,打入两家公司账号。最终经核实,该项目约1/3款项打入了与该雇员有关的一家公司,此雇员在被调查期间将这笔款项主动返还。

  在随后对该雇员此前几年经手的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时,发现多起类似异常付款情况,累计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该雇员在退回部分款项后突然失踪,这家跨国公司随即报案。

  这是我国汽车行业鲜见的一起腐败案件。在此之前,曾传出某跨国汽车公司中国总部发生部门舞弊案的消息,最终整个部门的数十位中方雇员遭集体解聘,但像此次涉案雇员进入司法程序追究刑事责任的十分罕见。

  与汽车行业相比,垄断行业似乎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201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企业的高管纷纷落马,窝案、串案接连浮出水面,背后隐藏的利益黑洞及整个“腐败链条”随之曝光。“一把手”落马成为中石油下属企业腐败的一个突出特点,落马贪官皆是中石油下属企业或部门一把手。在此之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原总经理陈同海受贿近2亿元,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中石化胜利油田大明股份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总裁李荣兴故意抬高地价的事实被曝光。

  通信行业内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先有原副总经理张春江涉嫌严重违纪,接着无线音乐基地总经理李向东案发,四川移动公司总经理李华倒台,重庆移动公司总经理沈长富晚节不保。李向东卷走的款项高达4亿元,李华受贿数目有可能达20亿元。最近几年,从集团高管到省市分公司高管,中国移动连续数人落马,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手机“吸费门”屡遭竞争对手曝光,中国移动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

  ■  高度市场化是汽车行业未现特大腐败案的主因

  纵观发生在其他行业的几个腐败案例会发现,无论是中石油、中石化还是中国移动,都处在垄断性行业内。“或者有权,或者有利,兼顾其中之一便会出现腐败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反观身处竞争性行业的汽车行业,汽车企业具有高度市场化的特征,利润主要来自于销量,销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是否认可。因此,市场占主导地位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大属性,汽车企业只有靠自我提升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高度市场化给汽车企业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管理的规范化。这位业内人士表示,汽车行业内合资企业较多,这些合资企业带来了国外跨国公司较为完善和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在长期合作中,国内汽车企业渐渐学到了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方式。“汽车行业本身具有的竞争属性,使其相比其他行业而言,少了一些腐败的土壤。另外,合资企业为其提供了企业管理的榜样”。

  在高度市场化环境的熏陶下,汽车行业也培养了一批目光远大的企业家。“很多汽车行业企业家具备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他们共同的目标是:造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汽车。”这位业内人士说,“带着使命感做事,汽车行业的企业家离腐败远了一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拥有真正具备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才能使整个行业不断发展进步,避免误入歧途。

  ■  仍需提高警惕

  与此同时,在采访中,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外人士都向记者表示了他们的担忧。他们认为,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向汽车强国迈进。这是关键的发展时期,整个行业都竭尽全力,提升自我,参与竞争。当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一定时期,还要时刻警惕出现引起全社会震动的腐败案。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当前,国内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消除腐败的土壤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行业必须提高警惕,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把实现行业发展作为己任,避免陷入腐败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