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条例》),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从年初就受汽车行业高度关注的车船税与车辆油耗挂钩问题,并没有写入《条例》,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船税政策却跃然纸上,立刻成为令人瞩目的热点新闻。根据我国汽车市场特征,2.0升排量及以下车型最多,以此设定,新能源汽车可能获得的减免税额多在660元以内。这几百元到底能对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产生怎样的影响?
■ 减免难以带动市场销售
《条例》明确规定,对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可征或者免征车船税。其中,对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免征车船税,其他混合动力汽车按照同类车辆适用税额减半征税。
根据《条例》,2.0升(含)排量以下乘用车车船税年基准税额为660元至60元。受访专家认为,这一减免额度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直接推动作用有限。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勇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远非单一的车船税减免就能推动。相比之下,像北京可能实行的‘不摇号、不限行、不纳税’特殊优惠,重庆购买新能源汽车减免三年路桥费等政策,更能打动消费者。建议政府部门多在停车费、专用停车位等使用环节做文章。”
“购置税和消费税属金额较大的税费,如能减免,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动作用会更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接受本报采访时希望,近期即将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中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对于《条例》中提到的“对混合动力汽车减半收税”政策,有专家表示“非常遗憾”。“混合动力汽车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发展方向。政策应该立足现实,让混合动力汽车享受和其他新能源汽车一样的免税待遇。”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说。
■ 政策杠杆作用也许能撬动市场
尽管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船税几百元与此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比起来微不足道,不少受访专家仍然予以肯定。
张小虞表示:“免征车船税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定有积极作用。”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令鹏对该政策表示欢迎,他说:“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船税,使收税标准更加清晰。国家层面对消费者的补贴,很可能推动地方政府采取力度更大的补贴政策。”
“《条例》会有效地起到政策导向作用。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船税是一种信号,作为一系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开端值得肯定。”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心主任欧阳明高说。
受访专家分析,该项优惠政策是通过消费端直接减免,标志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从生产企业延伸到消费者。通过这一政策杠杆,可能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
■ 或成新能源汽车政策深化的一个起点
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认为,虽然这次涉及的车船税减免额度不大,但它在目前起步期的“发展导向”方面,以及下一步规模产业期的“税收调节”作用是明显的。
从2008年开始,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市场开拓期。尽管一些补贴政策已经到位,但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一直难有突破性进展,业界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逐渐滑入思想疲惫期,有一些企业甚至开始出现观望情绪。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条例》十分重要。《条例》可以理解为一个风向标。它说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注上升到了更广泛、更微观的层面。
欧阳明高表示,国家如果能从减免新能源汽车车船税起步,从小事做起,调整相关政策法规,把整个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优惠体系建立起来,将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减免车船税,可能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的“冰山一角”。目前,业界期盼已久的新能源汽车政策重头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已上报国务院,有望近日出台,届时,更多鼓励消费的政策会出台。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该认识到,政策可以加速产业进步,但不能改变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消费者不会在充电设施不齐全、产品不过关时,为补贴而买车。”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组专家王秉刚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