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初扶持政策的退出及前两年销量的透支叠加,车市从4月份开始增速迅速放缓。尽管从年初开始,中汽协就已预计今年的车市将难以维持之前的高增长态势,必将在走低的过程中进入理性的调节周期。但中国汽车市场巨大的潜力,仍让各大车企对需求增长抱有希望。
半年结束,车市将交上2011年“期中考试”答卷。然而从目前来看,市场低迷,很多强势车企也难独善其身。根据部分主流汽车企业今年前5个月的销量判断,车企产能和供给瓶颈正在逐步减弱,市场压力进一步体现。与此同时,合资品牌的份额有逐步回升的趋势,自主企业则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无论如何,6月过后,各大车企都将对全年市场的走势有所判断,并相应地做出下半年产销计划调整。是谨慎而行,还是押宝年底冲量,都将有一个抉择。
告别高速增长期 上半年车市增速将低于5%
今年上半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转折期,汽车产销在持续了两年多的高速狂飙后,在今年初戛然而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77.97万辆和791.62万辆,同比增长3.19%和4.06%。专家预测,按照6月的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车市产销同比增幅将很难突破5%,车市正式告别高速增长期。
受各项鼓励政策刺激,我国汽车市场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持续高速发展,2009年产销量同比增长48.3%和46.15%;2010年同比增长32.44%和32.37%。但进入2011年,随着多项政策的退出,车市迅速冷了下来。不足5%的增速与前两年相比差距悬殊,但市场人士认为,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恐慌,中国汽车市场只是由高速增长期步入到了快速发展期,从大方向上看,增势仍然健康平稳。
二三级市场对政策更敏感
谈到前两年车市的爆发式增长,专家们一致认为是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等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进入2011年,多项刺激政策退市,车市销量也随之迅速缩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2.4%、7.9%、11.3%、3.4%和2.6%。6月虽处于年中节点,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销量不太可能有较大的提升。
从今年车市的表现,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政策的力量。专家指出,一项项政策带来的优惠对大多数车主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对政策的变化更为敏感。而我们知道,二三线城市才是未来汽车消费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车市的高增速也多是由这些区域的消费力支撑起来的。
“增得快,退得也快。”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表示,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在鼓励政策刺激下极容易迅速释放出巨大购买力,但同样,对政策导致的价格变化会让他们“收”的也很快。
“稍微留意就会发现,虽然近几年二三线城市私家车的保有量在不断增加,但从车的档次上看,还是以微型和经济型车居多。”颜景辉告诉记者,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更低的消费者结构决定了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对车价变化更敏感,“政策的刺激在这些地方表现的也更猛一些”。
也正因如此,今年车市多项利好政策退出后,销量出现了迅速缩水。
刚性需求仍然很大
进入2011年,车市的突然降温曾一度让很多厂商和经销商有些措手不及,甚至很多新店认为可能经营不下去。“但好在中国汽车市场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抵抗力,眼下经销商们大多已适应了环境的变化,且正在积极开拓新的经营点。”一位市场专家这样对记者说。
该专家表示,经过最近几个月的观察,汽车经销商们的适应力让他感到有些“钦佩”。“很多经销商能在一两个月内就开拓出几个新项目,并迅速将经营重点由卖车转至售后及各项增值业务。”该专家曾在年初时候预测会有不少4S店关门,但眼下他的观点已完全改变。
与上述专家一样,中国车市经销商们的生存能力之强,出乎很多业内人士意料。“其实眼下车市增速的放缓,正是经销商们转变经营模式的好时机。”一位市场人士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市场在综合经营发展上的不足,刚好可以趁现在补充扭转。
同时,专家们也乐观地指出,中国车市的刚性需求很大,这是个不变的事实,而这些需求无论快慢早晚,迟早都会一点点释放出来。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刺激政策的退市只是早晚的问题,中国汽车市场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由扶持到独立行走的过程。
“任何市场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不需要任何刺激政策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发展。”一位专家指出,政策的作用是拉动,但真正的发展要靠实力,现在车市只是回归正常的调整期,而这个调整期很可能比预料的要短。
受新政影响不大 进口车市场占有率提升
北京摇号新政的实施,刺激汽车消费进一步走向高端化。因此尽管今年上半年京城车市销量整体缩水,但进口车这一细分市场却始终保持平稳的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北京车市累计交易新车12.28万辆,同比下跌61%。进口车累计交易1.5万辆,同比下跌33.4%。可以看出,相对于整个汽车市场来讲,进口车销售受摇号政策影响较小。
今年上半年京城车市进口车月均销量在3000辆左右,占整个新车市场销售份额的12%,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占有率提升了4个百分点。“上半年北京进口车市场可以说表现非凡,对北京车市整体贡献很大。”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亚市”)副总经理颜景辉这样对记者说。
小排量进口车销量好
记者在经销商处了解到,受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小排量(3.0L以下)进口车型供应量持续增加,销量也稳步攀升。
来自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3.0L以下排量车型进口量同比增长超过70%,3.0L以下进口车型约占进口车市场份额的80%。据悉,市场主流豪华品牌宝马、奔驰、沃尔沃、英菲尼迪以及雷克萨斯都在原有大排量车型的基础上引入了2.0-2.5L排量的车型,车价也下探至30万元区间。记者在经销商处了解到,中小排量进口车现车充足,但由于不愁卖,几乎无优惠。
SUV进口车加价明显
在车型方面,随着消费者对个性的追求,SUV车型销售呈迅猛增长态势。进口车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多款进口SUV供不应求,身价一路飙升。
“根据统计的数据来看,2011年上半年豪华SUV销售占到整个进口车市场的65%到70%,市场表现为SUV加价车型范围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主导地位得到巩固。”颜景辉告诉记者,由于消费者的追捧,进口SUV车型加价现象一直不断,加价额度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
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大量进口SUV车型都需要加价提车。如奥迪Q7要加价5万元、奔驰ml350加价3万元、雷克萨斯LX570加价15万元……其中很多车型的加价额度呈逐月递增态势。市场人士称,这种进口SUV加价幅度如此之高的现象在往年并不多见。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更多进口新车型陆续登陆中国市场,及日系品牌进口车产品逐渐恢复供应,下半年进口车市场的加价现象将逐渐收敛,表现还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