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兼并重组 汽车企业呼唤政策推力
发布时间:2011-07-18 11:08:40

    “十多年来,广汽从当年的广州标致项目失败到现在行业销售排名第五名,非常不容易。汽车整车是资金投入大、产出也大的产业,国家、政府引导与支持仍是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关键所在,对于企业重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障碍和困难,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协调和解决,为企业重组创造良好的环境。”7月7日,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在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坦言。

■  支持重组企业轻装上阵

    “兼并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现低成本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企业盘活存量,汇聚资源、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东风从2000年开始就成功开展了一系列兼并重组。”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告诉记者。

    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被重组方的积极性是兼并重组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朱福寿认为,并购重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重组方、被重组方、地方政府等多方面的利益主体。一方面,政府可以对处于可能被重组对象的企业施加必要的压力。行业主管部门应分行业掌握可能被重组企业的基本情况,对这些企业,在信贷、项目审批、环保等方面从严要求,引导他们参与行业兼并重组。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支持被重组企业轻装上阵、可持续发展。在重组过程中和重组成功以后,对被重组企业,能够给予税费减免、税收返还、研发资金支持、人员分流与安置政策支持等等,以调动其参与兼并重组的积极性。

    曾庆洪表示,有整车生产资质的整车企业大部分是国资、集体企业,国内整车企业间的资源优化或重组整合,往往涉及面较广,光靠企业的力量犹如逆水行舟,困难重重,耗时耗力却不一定能成功。国家宏观政策指导、各级与各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委积极地协助和推动,可以帮助企业在兼并重组中解决资源二次配置、地域利益冲突和局部与长远利益等矛盾和阻力。

    针对兼并重组过程中的问题和障碍,曾庆洪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扶持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政策方面,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税费减免及优惠制度,对企业在重组整合过程中遇到的如资金、员工安置、社会保障配套等问题,应有针对性地给予信贷优惠、人力资源支持和政策扶持,有效减轻企业初始成本和负担,便于重组项目企业轻装上阵,充分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

■  完善政策法规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不享有兼并重组的平等权,兼并重组审批和融资都困难重重,民营企业享受的政策性补贴少,希望政府为民营汽车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氛围。兼并重组的行为主体是企业,通过完善相关行业政策措施,引导和激励企业自愿、自主参与兼并重组。兼并重组必须坚持市场化运作手段,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在平等协商、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开展兼并重组活动,防止出现“拉郎配”行为。

    朱福寿提出,企业重组以及重组后的业务改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应考虑设立重组基金,从国有资本收益或财政资金中筹集,作为风险投资,对重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此外,能对重组企业给予行业资质等方面的政策空间,鼓励其有效利用社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