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2011年秋季二三级市场汽车消费趋势
发布时间:2011-08-01 10:27:22

一、调查背景
      在经历了飞速发展后,国内车市增速出现明显放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同比增幅仅为5.75%。
      在车市总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大城市汽车消费的降温和二三级城市汽车消费的火暴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继国内多个城市先后出台相关措施限制机动车使用后,北京、贵阳又相继选择通过摇号方式来控制机动车增量;另一方面,随着二三级、甚至三四级市场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提升,其购车需求也出现快速增长,国内汽车消费已明显出现从城市向农村发展,从东部向中西部发展的趋势。
      全国百强县市汽车巡展自2004年启动以来,在充分挖掘二三级市场汽车消费需求的同时,也深入消费者中进行调查,以期充分反映目标市场的汽车消费潜力,并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汽车消费趋势作出预测。
 

二、样本选择
      本次2011年秋季二三级市场汽车消费趋势的分析依据,是百强巡展于今年4~6月进行的二三级市场汽车消费意愿调查。此次调查分东部和中部两组进行,是针对国内主要二三级市场消费者进行的。
      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国内9个省的35个百强县、市。其中,东部调查组的调查范围为山东省(胶南市、邹城市等11个百强县、市)、河北省(辛集市等3个百强县、市)和辽宁省(庄河市和瓦房店市);中部调查组的调查范围为山西省(大同市等4个百强县、市)、河南省(信阳市、安阳市等6个百强县、市)、安徽省(安庆市和淮南市)、湖北省(黄石市等3个百强县、市)、湖南省(株洲市等3个百强县、市)和江西省赣州市。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669份,平均每个县、市将近48个调查样本。
      此次调查问卷是在百强巡展现场发放的。根据课题组的统计,来看百强巡展的观众,大部分是有购车需求、前来选车,并将在半年左右购车的消费者。因此,春季巡展期间调查的消费者购车意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秋季市场的走势。
 

三、购车意向分析
      1.购车性质分析
      调查组发现,首次购车或换购的消费者对车型的选择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消费者首次购车时往往选择价位相对较低的车型,而且以轿车为主;换购时则往往较之首次购车提高车型档次,车型种类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因此,了解不同的购车性质,对于判断目标市场的消费特征十分必要。
      调查样本显示,在近1年内有购车计划的所有消费者中,初次购车的比例超过一半,为54%,换购为27%,增购为14%。也就是说,二三级市场消费者目前仍以首次购车为主,但换购和增购的比例较之以往已有很大提高,这一点需要引起企业重视。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区域消费者的购车性质有一定差异。其中,湖北、河南、山西消费者初次购车比例最高,山东、河北则有着较高的换购比例。
      2.购车动机分析
      调查样本显示,用户购车的主要动机因素是提升生活品质,比例达到66%。这说明二三级市场当下以消费者私人用车为主,且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消费的需求愈发旺盛。而以提升生活品质为目的的汽车消费,受相关政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以预判,尽管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征等刺激政策相继取消,但二三级市场仍然会有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区域购车动机差异方面,以提升生活品质为目的的购车行为在各地均占较大比例。值得注意的是,辽宁、江西和安徽的消费者出于业务需要购车的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较高。
      3.购车关注因素分析
      调查样本显示,品牌、外观和安全性是消费者购车时关注较高的三个方面。其中,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最高,因此自主品牌在二三级市场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是说,由于前几年自主品牌较早实现网络和市场下沉,在部分二三级市场已经拥有口碑和良好的品牌知名度。挑战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开始认识到二三级市场的重要性,定位二三级市场的合资品牌车型也不断增多。不可否认,这些合资品牌车型在产品质量、可靠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如果自主品牌企业不能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它们在二三级市场的份额将拱手让人。
      此外,消费者对外观和安全性的关注也为自主品牌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味模仿的造型设计,也许在初期能够吸引消费者,但长期来看,很难给消费者留下清晰的品牌印象。而安全性作为产品的隐性属性之一,消费者无法有直观感受,这就需要自主品牌企业在宣传上加大力度,在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时,使消费者理解并接受汽车安全理念。
      当然,除了品牌、外观和安全性外,排名靠前的油耗、售后服务两项也需要引起企业的关注。由于这两项主要作用于购车后的用车、养车阶段,对于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建设至关重要。
      从表2可以看出,在区域购车关注因素差异方面,江西、湖南、湖北消费者对品牌最为看重;湖北、河南、江西的消费者对车辆外观也十分重视。相比之下,各地消费者对油耗和售后保障这两方面的重视程度都相对低些。但根据经验,随着消费者购车观念的不断成熟,用车环节的费用支出将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4.购车预算分析
      调查样本显示,二三级市场消费者的购车预算主要集中在5万~9.9万元和10万~14.9万元两个区间。这也是国内A0级和A级轿车的主要价格区间。目前,在这两个价格区间内,自主品牌车型仍然有一定优势。但随着合资企业相继推出低价位车型,自主品牌车型的市场份额开始出现松动。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区域消费者的购车预算有明显差异。河北省选择5万元以下车型的消费者比例较其他地区更高,安徽省选择15万~19.9万元车型的消费者比例则相对较大。不同地区的消费偏好差异,可以为企业的分区域产品投放提供参考。
      5.车型种类分析
      调查样本显示,在被调查的消费者中,希望购买轿车的人数占超过半数比例。这一比例很好地印证了此前关于购车性质的分析,即初次购车消费者占半数以上比例。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比例都为54%,这或许并非巧合。此外,希望购买SUV的消费者比例出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建议汽车厂商重视设计研发性能、价位等方面能满足二三级市场消费者需求的SUV。
      从表4可以看出,在区域车型种类差异方面,江西、湖南、山东三省的消费者中,希望购买SUV的人占更大比例。
      6.油耗预期分析
      调查样本显示,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希望所购车辆的百公里油耗在6L~8L区间,而预期百公里油耗在9L以上的消费者只占4%。因此对于厂家来说,即使车型的目标市场是二三级市场,对车辆节能技术的研发仍然不能放松。
      在区域油耗预期方面,安徽、河南的消费者对油耗最为关注,辽宁消费者对油耗的要求相对较低。
     7.客观因素对购车的影响分析
      在油价对购车的影响方面,认为油价上涨会对自己购车产生影响的消费者占72%,这与此前购车关注因素中对油耗的分析相吻合。
      在政策取消因素对购车的影响方面,有57%的消费者认为优惠政策的取消不会影响自己的购车计划,这也与此前购车动机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在认为有影响的消费者中,26%的消费者会选择购买价位更低的车,只有18%的消费者选择延后购买。可见消费者购车对政策产生依赖的比例较低,新的政策出台与否不会对消费者的购车时机产生较大影响。
      在道路拥堵对购车的影响方面,认为有影响的消费者比例高达64%。因此,从推动汽车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希望各地政府根据当地汽车消费的增长情况,提前做好城市规划,使之与汽车消费的变化相匹配。
 

四、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课题组认为,2011年秋季二三级市场的消费特征如下:
      1.首次购车的消费者所占比例较大,所选车型以轿车为主,价位集中于15万元以下区间,对油耗的预期在百公里6~8L左右。厂家可以根据以上特点,有针对性地向二三级市场投放产品。
      2.消费者在购车时最关注的是品牌、外观和安全性,这对汽车企业、特别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提出了挑战。此外,消费者对油耗和售后服务水平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这两个方面也需要企业积极重视。
      3.不同地区的购车需求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差距不大。对企业来说,可以根据二三级市场总体情况制定计划,并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做相应调整。
      4.政策因素对消费者的购车影响较小,因此二三级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然而,随着当地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拥堵会极大降低消费者的购车热情。这需要各地政府积极重视,提前规划,保证基础设施与汽车保有量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