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步步紧逼相对应的,是中国自主品牌的举步维艰。据统计,今年1~7月,我国汽车销量突破了1000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52.34万辆,同比下降1.03%,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06个百分点,是受冲击最大的群体。在夹缝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自主品牌,“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是对其一致的评价。近两年来,自主品牌“低价取胜”的发展模式,也遭遇到了品牌效应的瓶颈。
从去年开始,包括奇瑞、长城、吉利在内的自主品牌再次高举“开拓海外市场”的大旗,并收获颇丰,但这难以掩盖国内市场全面败退的窘局。自主品牌并不甘愿做配角,但却无法改变。相关数据显示,日本本土整车厂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最高,达到96%。其次是韩国,达到95%。而中国则排在德国、法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印度之后,仅为29%。虽然预计五年之后,中国本土整车商的市场份额可以提高至34%,但这一数字仍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