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高翔:期待政策助推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11-09-14 10:22:09

    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天然气装备企业,可以为各种规模的天然气项目提供方案规划、技术服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中集安瑞总经理兼执行董事高翔日前接受记者专访,不仅介绍了公司的发展现状,还对我国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中国汽车报》:中集安瑞科目前在天然气装备行业的核心技术和重点产品是什么?
    高翔:中集安瑞科是中国天然气装备行业的主流企业,在天然气利用方面的重点产品和服务主要有天然气加气站解决方案,天然气储运、利用设备、服务和天然气液化解决方案。
    在与天然气汽车息息相关的加气站方面,中集安瑞科率先在中国开发应用了液压加气子站系统(HPU),并获得了多项专利,占据国内市场的多数份额。在天然气储运方面,中集安瑞科自主研发的CNG大容积复合材料缠绕瓶,技术在国内保持领先。在天然气液化方面,中集安瑞科是目前中国惟一具备建设大型LNG接收站关键工程能力和资历的企业,同时在小型LNG液化方面掌握了核心技术。
    《中国汽车报》:中集安瑞科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相关发展计划是什么?与全世界同行相比有哪些优势?
    高翔:中集安瑞科现掌握4种天然气汽车加气站解决方案,分别是CNG子母站加气、CNG标准站加气、移动式天然气加气、LNG/L-CNG加注加气。未来,我们将在上述几种方案的基础上作一些改进,比如加速加气站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建设,以提高生产效能,缩短场站建设周期;推进加气站设备的小型化,为业主节约建站场地;推广便捷、环保的可移动式加气设备;增大加气站设备的处理量,帮助业主应对更大的加气需求。
    与世界各国同行相比,中集安瑞科的独特优势是,可以提供全产业链产品、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中集安瑞科的产品线涵盖CNG、LNG、LPG三大主要替代能源形式,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涵盖能源领域的整条产业链,以LNG为例,从最上游的LNG接收站和液化工厂,到LNG储配站、卫星站、运输车辆,再到最下游的LNG气化站、加注站和L-CNG加气站,整条产业链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均是我们擅长的业务领域。中集安瑞科不仅是设备供应商,更是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我们可以为各种规模的项目提供包括“方案规划、技术服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体现“交钥匙工程”的真正内涵。
    《中国汽车报》:你如何看待天然气汽车及加气站在泛亚太地区的市场前景?
    高翔:从发展形势来看,泛亚太地区天然气汽车产业将保持高速发展。根据2005年~2010年的数据统计,全世界各类天然气汽车和加气站的总体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同期亚洲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0%。特别是在中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在2年内增加了10万辆,到2010年年底已经突破了50万辆大关。
    从发展方向来看,世界天然气领域总体是向更高效的LNG方向发展。目前中国已有4个投产的LNG接收站,以及很多在建项目,国内对于LNG技术的开发利用热潮逐步形成。
    随着LNG技术的成熟,国家规范的逐步完善,其门槛也将逐步降低,成为天然气汽车行业新的增长点。中集安瑞科在LNG汽车的配套应用方面走在市场前列,LNG撬装式加注站和移动加注车更引领了行业新理念。对于未来LNG汽车的发展,中集安瑞科充满信心。
    《中国汽车报》:你认为中国天然气汽车及相关产业未来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高翔:我认为政策支持应该加大力度。目前中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仅占汽车总保有量的1.17%。天然气汽车是新兴绿色产业,与国家节能、环保、低碳的理念非常契合。如果政府能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缩短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等,给天然气汽车用户和行业从业者以实惠和便利,相信会对中国日趋紧张的能源消费大有裨益。
其次,中国目前还面临燃料供给的问题,较为普遍的“加气难”、“排长队”现象困扰着诸多用户,地方性“气荒”时有发生。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更大的天然气供应量,另一方面也对加气站建设提出紧迫要求。
    同时,天然气性价比也是最终用户的最关键考量因素。如何合理定位天然气价格,制定既符合市场规律,又体现政策导向的科学定价机制,这些问题将对我国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还应提升“油改气”系统的能量使用效率,提高天然气汽车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