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8月汽车市场表现进一步加强全年增幅在3%左右的可能性
发布时间:2011-09-15 10:18:39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8月,汽车产销形势有所好转。8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小幅回升(增长6.66%和8.29%),与上年同期比也表现为一定幅度的增长(增长8.72%和4.15%),月产销同比已连续两个月出现正增长(7月增长1.26%和2.18%);前8个月产销累计增速虽表现为小幅增长(增长3.04%和3.33%),但比1-7月增幅(增长2.33%和3.22%)分别提高0.71和0.11个百分点。总体看,产销回落速度趋于平稳,下滑趋势有缓解迹象。
    其中,乘用车市场的表现要好过于商用车市场。8月,乘用车和商用车环比均增长,同比看,乘用车产销增速高于7%,商用车下降超过6%,但销量降幅较上月缩小5.8个百分点。1-8月,乘用车销售累计净增52.58万辆,其中只有交叉型乘用车净减16.59万辆;其他各类车型均保持增长。1-8月,商用车累计净减13.97万辆,其中只有客车净增2.78万辆;其他各类车型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预计在2011年剩下的几个月中,商用车市场难以有反转性的改变,因此乘用车市场的表现将决定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能否保持正增长。
    具体到各系车的表现,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销量增速持续下滑。8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40.74万辆,环比增长11.44%,同比下降2.8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20%,占有率环比增长1.0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96个百分点。1-8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93.02万辆,同比下降1.2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63%,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18个百分点。数据显示,目前自主品牌应对政策变化的能力较弱,在刺激政策退出的情况下,销量增速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如果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迟迟不能好转,或许自主品牌车企将面临一次洗牌。
    总体来看,8月份的汽车市场数据显示,产销下滑的趋势有所缓解,而随着年底的到来,按照历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内在规律,单月销量或许有拔高的机会。但是从现阶段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来看,预计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将维持一个微量正增长的局面。
    首先,国家层面的态度来看,已经不追求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近日,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经济运行处处长何亚琼对媒体表示,工信部年内不会专门针对汽车业出台鼓励政策,今后工作的重点,是为汽车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预计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在5%左右。从工信部的表态可以看到,他认为,汽车行业有自己的市场周期,长期的高速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另外国家在“十二五”时期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汽车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转向高端,不能片面追求数量。今后,汽车行业应在乘用车自主创新方面多下工夫,加大技术投入,加强品牌建设。国家对于汽车工业的引导重点,将逐步从鼓励“做大”转为激励“做强”。而节能补贴门槛的提高,将使得受益车型减少,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政策对市场的刺激作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工信部近日公布的乘用车企业准入门槛可以感觉到,国家对汽车行业的要求依然是“做强”,对汽车企业的软实力提出了很多要求,这或许使得在2011年年底或者2012年再度出现汽车行业重组现象。
    其次,从市场环境的角度来看,如果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不发生反转性的改变,预计汽车市场将按照现有的节奏继续发展,但是由于2010年整体基数较高,因此可能增幅不会很高,大概维持在3%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年汽车出口逐渐成为亮点,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国内汽车出口8.62万辆,较上月提升了17.61%,同比上升了82.77%;1-8月出口共54万辆,累计增长已达到了60.67%。2011年以来出口增量占国产汽车增量(39万辆)的比重超过一半,说明出口是2011年国产汽车市场销售贡献的主要力量。在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萧条背景下,出口海外、扩大网络等方式显然成为了国内自主品牌谋发展、求突破的新方式。下调本年度国内市场的销售目标,上调出口数量目标,这是很多自主品牌最近都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