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苏波:抓住机遇 推进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1-11-08 10:56:32

    在上周结束的“2011中国(澳门)—亚太汽车首脑峰会暨中国制造国际化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针对我国汽车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方向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介绍我国汽车工业所取得的成就时,苏波指出,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800万辆,占全球的汽车产量的比重达到23.5%,汽车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4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3%,实现工业增长值近千亿元,占我国GDP的2.5%,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汽车工业不断腾飞的同时,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苏波表示,自主品牌已经从一般的整车开发发展到核心部件的设计,综合性能的提高和品牌的集体建设,自主品牌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整车出口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速度。近十年,自主品牌出口平均增速达到了28%,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80个,并以小批量达到发达国家市场,一批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海外的并购,在外设立研发机构,投资建厂。
 
    坚定的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稳步发展,是我国汽车工业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苏波表示,自2010年6月节能汽车推广政策实施以来,节能汽车的市场占有率由推广前的22%提高到现在的61%,极大地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此外,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安全、技术条件、试验方法、动力电池以及充电系统的多个方面,已发布实施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等56项国家和法院标准,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水平同步。
 
    在肯定了近年来汽车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之后,苏波指出,虽然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产业大而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却是自主品牌汽车综合竞争力较弱,关键零部件发展之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苏波强调,“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实现由大变强,必须坚定不移地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路径,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对于汽车工业“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方向,苏波提出了六点要求:
 
    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创新能力的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转变的基础和前提,汽车工业要努力打破技术瓶颈,基本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掌握一批推进世界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重要合资企业要建立互利共盈的合作机制,实现从组装生产向研发制造的转变。
 
    二是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进一步提高传统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水平,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掌握核心技术,逐步的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稳步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实践示范,加快重建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准入管理,健全汽车产品节能管理制度。
 
    三是要大力推动大型企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强化汽车的产品瓶颈管理,完善营销服务网络,坚持品牌建设,积极支持形成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