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试车资格审查流于形式《试驾协议》未获重视
发布时间:2011-12-13 12:28:55

    购车试驾,已经成为汽车销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试车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那么汽车销售店需要试驾者满足怎样的条件?双方如何共同规避事故及事后产生的纠纷?12月10日,我市甘井子区发生试驾惨剧后,记者对试驾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4S店对试驾资格的说法不一,而且审核流于形式,而用来规避纠纷的《试驾协议书》并没有引起买卖双方的重视。

    事件 试驾酿惨祸 4S店陪驾员罹难

    12月10日中午,在甘井子区石灰石矿厂附近,一辆正在上坡的试驾车,司机在不熟悉路况和车辆性能的情况下,因为车速过快,在转弯儿时发生漂移,司机在修正角度时操作不当冲向反道,而且首尾掉个儿,车尾与反道上驶来的油罐车发生碰撞,事故中坐在试驾车后排的陪驾员身亡。

    按照基本规范,4S店中的陪驾员应该坐在副驾驶位置,以便及时提醒试驾人员试车线路、如何操作,以及遇到紧急状况时及时相助等。然而当天车内五人中,唯一的陪驾员坐在后排,而且不幸罹难,这起事故暴露出的不规范的试驾行为可见一斑。

调查 试驾到底啥条件?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发生事故的试驾人员是2007年考取的驾驶证,有4年驾龄。那么4S店对试驾人员的驾龄有什么要求?又是如何审核试驾资格的?事故发生后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调查中所有4S店均称,试驾前需试驾人员出示驾驶证和身份证,而对于驾龄,有4S店称“驾龄至少为一年”,当记者称“已经拿到驾照多年,但并无驾驶经验时”,该4S店的销售顾问答复说:“也可以试驾,在我们陪驾人员的指导下做一些简单的试驾。 ”

    而在另一家4S店,工作人员答复驾龄必须在两年以上,当记者同样提出无驾驶经验时,该店工作人员明确答复:“不可以试驾,可以找你有驾驶经验的朋友帮着试驾。 ”

    华北路一家4S店的销售顾问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只要过来保证能够试驾。 ”记者提出没有任何驾驶经验会不会存在危险时,销售顾问称:“实在担心可以只在院内试驾,不上道。 ”

    曾在4S店做过销售顾问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实际操作中销售人员很少仔细审核试驾人员的驾龄,同时也很难通过驾驶证上的驾龄判断驾驶水平,于是就通过跟客户的沟通了解对方的驾驶水平,觉得差不多的一般都可以试驾,“毕竟是为了留住客户嘛! ”

    而对于一些购买意向比较明确的客户,当他们提出试驾要求时,即便是在没带驾驶证的情况下,4S店一般也不会拒绝客户的试驾要求。

发现 《试驾协议》被轻视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按照试驾的流程,当试驾者出示了驾驶证、身份证后,需要签订一份《试驾协议书》,然后在陪驾人员的指导下开车上路。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所有的《试驾协议》都会有一系列严密的条款来有效规避事故发生后带来的纠纷。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试驾员坦言很少仔细阅读《试驾协议书》中的条款,而是扫一眼就签字。尤其对“同意依法承担本次驾驶或乘坐中由于本人过错原因造成的一切损失”一项并没有清楚的认识。“试驾是在特定路线下进行的,车少路况也好,还有陪驾人员,怎么就会出事故,签协议也就是例行公事,没必要认真看。 ”一购车者告诉记者。

    而在我市后盐二手车市场,签订协议书的意识更加淡薄。

律师说法

应以《试驾协议》作裁决依据

    对于试驾意外造成的损失应如何承担责任等问题,辽宁仕鹏律师事务所的刘甲明律师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关于试驾的专门法律,但只要双方自愿签订了《试驾协议书》,则该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发生意外就应以此作为裁决的依据。

提醒

消费者试驾要选有保险的专用车

    为避免试驾过程中出现事故以及一些不必要的纠纷,需要买卖双方的共同努力。

    作为购车一方,在签订《试驾协议书》时要认真阅读条款,明确责任划分,对有疑义的条款要与4S店商议好。

    消费者要尽量选择有保险、有车牌的专用试驾车,专用车一般都投有保险,如果发生意外可以减少消费者所承担的经济损失。而待售商品车一般未投保,一旦出现事故,则试驾员将面临高额赔偿。

    试驾员要在4S店指定的试驾线路内行驶,同时不要因为车少路况好就麻痹大意,切不可开到陪驾员不熟悉的道路上试驾。

    而作为商家,在严格审核试驾员资格及敦促签订《试驾协议书》的同时,要向客户介绍车辆的基本操作、配置、特性等,并且有必要事先带客户走一圈试驾线路,以此来提高安全系数、减少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