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

自主品牌轿车三年目标恐落空
发布时间:2011-12-22 10:55:33

  2009年春季,国务院正式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文,为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汽车业保驾护航。这一规划期限为2009年至2011年,至今三年期已满。
 
  三年弹指间,而汽车业最终发生的变化出乎政策制定者意料。规划其时着力于促进汽车消费,提出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等措施,但车市不仅一举迈过1000万辆大关,更从2009年起连续高居全球第一大市场,多数城市迅速进入汽车社会,使汽车业的政策着力点已不是保增长,而转变为汽车高速发展和社会、交通、环境的矛盾。
 
  与此同时,汽车业走过了“政策市”大起大落的三年,从年增长三四成到今年的近乎零增长,收获了激动,也收获了混乱。而包括自主品牌、并购重组、新能源汽车、国际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命题,仍在不断的破题中,有突破也有失落,但总体上未达规划目标。
 
  观察当前汽车业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窗口,一个是中国入世十年,一个就是汽车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三年期满。在之前充分对汽车业入世十年进行剖析之后,以振兴规划期终总结为契机,深入解读当前汽车业走势特别是政策与产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核心命题。
 
  12月10日,东风乘用车公司厂区内一片欢腾,东风汽车公司宣布自主品牌汽车年产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东风风神首款中高级轿车风神A60成为东风今年第100万辆下线的汽车。这成为大型汽车集团“自主化”的新里程碑。
 
  但这个新里程碑,掩盖不了当前本土车企和自主品牌发展的压力。在今年车市深度回调近乎零增长,以及一系列政策调整的背景下,自主品牌遭遇巨大冲击,率先进入负增长。
 
  三年前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要扩大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目标包括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其中轿车超过30%;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接近10%。
 
  在过去两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比例保持在这个政策线以上。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看,今年前11个月自主品牌也基本达标,但轿车份额低于30%的政策线。从整体竞争力看,自主品牌这三年在普遍的转型中有了长足进步,但并没有拉近和国际品牌的差距,本土车企的发展形势实际上愈发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