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上海、广州“雾霾”天气的增加,PM2.5由一不起眼的环保专业名词一跃成为2011年的热点词汇。
事实上,PM2.5与汽车尾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援引业内人士称,影响空气质量最主要因素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占60%以上,其次是工地扬尘以及加工企业、燃煤厂排放等。“由于汽车尾气排放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在早高峰和晚高峰,车流量大,尾气排放量也多,每天早上7~9时、下午4~7时,PM2.5的浓度都是一天当中较多的时候。”
提高车辆发动机标准与成品油标准,是降低PM2.5排放的途径。不过昨日国家环保部网站刊登的消息显示,将柴油发动机车辆的环保标准提升到国Ⅳ标准的日期再次延后。
环保部称,“自2013年7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车用压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必须符合国Ⅳ标准的要求。”
所谓车用压燃式发动机与汽车,主要是指柴油发动机和柴油车。
延后的原因是:“鉴于目前满足国Ⅳ标准需求的车用柴油供应仍不到位,严重制约国Ⅳ标准实施进度。为保证标准实施效果,根据车用燃料供应实际,决定分车型、分区域实施国Ⅳ标准。”